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只有媚俗艺术走红,中国人就算不差钱也差灵魂了
只有媚俗艺术走红,中国人就算不差钱也差灵魂了
作者: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日期:2009-02-19
——访清华大学美学教授、文化批评家肖鹰

记者 王聪聪 实习生 庄庆鸿</DIV>

“小沈阳”火了,“春晚”过后满城尽说“小沈阳”。他的粉丝不乏“80后”和“90后”,有些从来不听戏的年轻人因为他开始听起了二人转。喜欢他的人说,“小沈阳”的魅力在于他的娱乐精神,我们看到了一个身上有活儿的民间艺人面对观众实实在在的诚意。不喜欢他的人说,他走红是因为他低俗,现在就是大众的“审丑”时代,他招牌式的跑偏裤子和娘娘腔都是在哗众取宠。

“小沈阳”是靠低俗走红的吗?那什么是高雅呢?我国其他地方剧种能否像二人转一样红起来?近日,清华大学美学教授、文化批评专家肖鹰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

中国青年报:有人认为“小沈阳”的表演很低俗,你怎么看?

肖鹰:把“低俗”用在他身上并不妥,因为低俗的表演应该是有严重道德缺限、有意识违背或败坏公众文化趣味的表演。在高雅、通俗和低俗三大类型中,“小沈阳”的表演是通俗型的,在通俗中再细分,他走的是媚俗路子,用他的口头禅说,就是把观众“整高兴了”。

我专门上网看了他这两年的许多表演,尤其今年他在央视、辽宁和天津卫视的三个春晚的表演,感觉他的演技单一重复,动作、台词和表情确实另类,是“小沈阳”的,但他只有那两下子。现在有些媒体把“小沈阳”捧成一个表演奇迹,我反对。这显然是一种商业造神运动。我不认为他蕴含着多少过人的艺术潜质,他可以走红一段时间,但不会真正成为一个表演艺术家留在人们心中。

改革开放30年,央视春晚也过了25载,就成活了一个赵本山。赵之后又只有赵的弟子。这一花独放、一脉单传的“央视春晚”奇观,难道不令人反思吗?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肯定是多元文化构成的。我认为,在文明社会,应采取的文化战略是:扬高雅文化,活跃通俗文化,限制低俗文化。

中国青年报:什么样的文化是高雅文化呢?

肖鹰:我用三个特点来界定高雅文化:首先它的艺术形式经过漫长的历史锤炼,不仅成熟精湛,而且具有独立的文化学甚至人类学价值;第二,它是积极向上的,能提升民族文化、适合民族精神生活发展需求;第三,高雅文化具有高度的原创性,而低俗文化存在大量简单粗糙的复制和模仿。许多人说“小沈阳”的表演有低俗性,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的自我复制。

古希腊的悲剧,中国的古琴乐,在今天能欣赏的人不多,但只要你真正接受它们,你的心灵就会被感化和提升。最近的电影《梅兰芳》我认为也是高雅的。相反,市场上的恐怖电影、色情电影,之所以低俗,不仅因为它们张扬人的肉体欲望,还因为它们为了制造刺激效果极度扭曲人的肉体欲望,是反自然的。

中国青年报:《梅兰芳》中有一句台词说:“角儿是座儿的。”这么多人喜欢“小沈阳”,不光是因为他的单一重复吧?有人说“小沈阳”走红是因为他的表演很真实,没有舞台腔,没有学院气,能让人放肆大笑。

肖鹰:在娱乐市场,所谓真实,实际上是全方位包装的结果。赵本山离不开解放帽和中山装,“小沈阳”同样也离不开娘娘腔和大花裤衩。看多了模仿自港台的洋泾浜式的“拿腔作势”,突然出来一个唱东北二人转、跨性别表演的“小沈阳”,你就会因为新奇而感到真实。

中国青年报:民间有句话叫“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为什么在众多地方剧面临困境的当下,二人转却能够红遍大江南北呢?

肖鹰:二人转作为一种民间表演艺术,禀赋了东北人的猛烈放浪。它能为广大民众喜爱,甚至超越地缘限制,与这种东北人的气质是相联系的。与其他地方剧相比,二人转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真正拿得起放得下的表演方式,不拘形式、不拘内容甚至不顾颜面,真正的“东北乱炖”,大家看什么来劲,它就给你玩什么。而其他地区的民间表演艺术,缺少这种综合性和开放性。

二人转能走向全国娱乐市场,赵本山功不可没。他以“刘老根大舞台”作为根据地,以央视春晚演小品作大舞台,同时用影视制作广推二人转,这是产业化的全方位运作。但二人转今天的“牛市”,归根到底还与当代中国文化市场化的大环境有关。

低俗文化在高度现代化的都市生活里为什么被需要,乃至于滥觞?有其人类学的原因在,也就是俄罗斯文学理论家巴赫金“狂欢化理论”所说的,低俗化满足了人类带有狂欢性的娱乐需要。

关键字:肖鹰,小沈阳,传统文化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