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众乐乐”的公共艺术
“众乐乐”的公共艺术
作者:    来源:雅昌艺术网    日期:2009-03-17

这些年“公共艺术”这个词在中国社会越来越流行。 如果我们对市民做一个测试,公共艺术是什么?恐怕大多数人会回答说,公共艺术啊,不就是城市雕塑吗?

这或许表达了一种直观的印象,但这么回答是不对的。在西方社会,并没有“城市雕塑”这一说,他们一般把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品,称作公共艺术;而我们所说的城市雕塑在公共艺术中又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很容易把公共艺术和城市雕塑混淆起来。

公共艺术这个词在国外出现的时间也不长,从20世纪60年代初算起,还不到50年,在这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雕塑就叫雕塑,壁画就叫壁画。

过去苏联人有一个“纪念碑雕塑”的分类,它既不完全等于我们今天的城市雕塑,也不能称为公共艺术,它和当时的意识形态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满足苏维埃政权宣传、教育的功能。

公共艺术这个概念为什么会在西方出现呢?再追问一句,“艺术”这个概念为什么会在西方出现呢?看起来都只是名称而已,但它们的背后,蕴含了社会、历史、文化的巨大变化。

艺术的概念也才出现了两百多年。在18世纪以前,艺术和技艺是混在一起的,泥瓦匠和雕塑家都是手艺人;自从“美的艺术”这个概念出现后,艺术家独立了,地位也提高了;画家、雕塑家,不再跟皮鞋匠、箍桶匠是一类人了。

艺术独立之后,欧洲出现了一个浪漫主义的运动。浪漫主义讲情感、讲灵感、讲天才,讲艺术的特殊性,这一下把艺术家们搞得很陶醉,世人看他们也觉得很神秘:了不得,原来他是个艺术家!

艺术家的神话到现代主义运动的时候发展到了高峰。在人们眼里,艺术家就是世界的创造者,当人们精神价值失落以后,艺术家可以替代上帝,审美可以充当宗教。不过,这种殿堂式的,高高在上的精英主义艺术观终于在60年代初被后现代主义一把给拽下来了。

公共艺术就是在后现代主义的背景中出现的。过去,艺术神秘得不得了,艺术家孤独痛苦,要死要活,可是跟老百姓没有关系。如果老百姓说看不懂?立马有人回应:艺术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不需要你懂!

这套说辞到公共艺术时代就不灵了。公共艺术让艺术回到公众,回到日常生活,强调公众对艺术的平等参与和民主权利。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些著名口号:“生活就是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都反映出了艺术中的这种平权的思想。

1980年代初期,中国雕塑家创造一个新词,叫“城市雕塑”。当时,为什么放着国外已有的“公共艺术”这个现成的概念不用,要特意创造一个新词呢?这说明,改革开放的初期,所谓公共性、公共领域、公民权利这些问题暂时还没有进入到人们的视野,所以也谈不上公共艺术。

到了1990年代后期,为什么“公共艺术”这个词在中国又开始被使用了呢?这正好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社会产生了这种需要。

孟子曾经有过一句名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意思是说,一个人听音乐的快乐,不如大家一起听音乐的快乐。借用这个说法,可以对公共艺术做一个简单地解释:什么是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就是“众乐乐”的艺术。

关键字:公共艺术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