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是我国农耕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财富。民间剪纸再也不会如过去年代那样,一度在田野泥土中“沉睡”。而今,它有了应有的地位,上了艺术殿堂。《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美术卷”,在“民间美术”的条目中,就可以查阅到对剪纸的评介。在《中国美术大辞典》中,直接可以找到“剪纸”这一条目。近数十年的出版物中,已经有了多种专著对剪纸艺术作了或详或简的评介。在《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中,“剪纸”被专列一册。
正因为社会上,逐渐地了解了民间剪纸的艺术价值,有人出于对这一民间美术的尊重,提出“民间剪纸是大美术”。我认为,我们可以对剪纸这一民间美术作出分析,可以作尽情的赞美,可以为我们有如此独具风采而能体现民族精神的艺术而自豪。但是在艺术的门类中,民间剪纸是朵小花,不必把它看作森林,也不必把它看作“百丈乔木”,这不是小看自己,这是在同一的许多事物中,作相对地看,实事求是看。在大花园中,小花有小花的特点,小花有小花的香味,小花有小花的优点,以及小花有小花的局限性。剪纸这朵小花,向被人们与皮影、社火、泥娃娃、泥咕咕、竹棒小面人归于一类,这是合调的。艺术的高下、低贱,不在大小上的区别。有一位考古专家,家里的书厨,摆满了云南民间的各色式样的泥咕咕。我问他,你爱咕咕吗?他笑着回答:“我们牙齿都没了,还能吹咕咕吗?我喜欢它的造型与设色。”最后他严肃地说:“我们的民间艺人,生活是清苦的,但创造出来的艺术,虽然是小东西,却上品位的。我们民间艺人的智慧实在太可贵了,可以作为民族自豪。”
剪纸是小花,但是这朵小花遍地开。有香味,惹人爱,这不只是我们美术爱好者喜爱,便是其他各行业的人都喜爱它。浙江农业大学一位水稻专家沈学年,他对我说了他与剪纸的故事。有一年他去瑞安,在一农家的小玻璃窗格上,看到贴了一张大猫和一只小猫的剪纸,红色已经消褪,可是两只猫剪得太有趣、太可爱。这是那家农民的一个孙女贴的,说是在一个放“生辰八字”的小木匣中找出来的作品。这位沈先生一边一遍一遍地看,一遍赞赏。谁知这家主人好客,不声不响地在玻璃窗上撕那剪纸,撕不下,主人索性把那块小玻璃取下来,送给沈先生。那个主人是老农,他说,只要水稻丰收,剪纸有的是,一定要沈先生把剪纸连玻璃拿回去,表示一番心意。沈先生见盛情难却,收了下来,将玻璃包好,放到小箱中。不意到了家,玻璃给压得粉碎,这张褪了色的剪纸,当然也成为纸末了。过不了多久,我们在一个会上见面,他拉住我,露出一种非常惋惜的表情告诉我农民送剪纸给他的这件事,并慎重其事地对我说:“老王,你是美术理论家,你们对剪纸这好东西,要在报刊上介绍介绍,农民祖宗三代喜欢的美术,你们难道不喜欢吗?我只感到好看,道理说不上,你说罢!作为我是剪纸外行人,替喜欢剪纸的农民向你重托了……”这是说,喜欢剪纸,重视民间这门美术,还有我们的科技专家,他说的“重托了”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早些年,文化界的郑振铎、钟敬文、沈从文、张光宇等等,对民间美术不只是爱好,他们在对这些艺术的搜集、整理、研究上都各有建树。沈从文于上世纪60年代初,在一次座谈会上说:“我向来认为文学的天地大得很,近十多年,我接触到一些民间美术,不要说民间的绘画,便是民间剪纸。它们天地也广阔,千万不可小看剪纸的作者是农村或少数民族的村姑以至老奶奶,她们在艺术上的修养,有她们的本土文化的陶冶……”20世纪80年代,艾青在“全国剪纸展览”上题辞:“剪纸艺术源于民间,有着广阔的剪途。”此时,不只是我们的美术史家看到,我们的诗人也看到了。郭沫若曾写诗道:“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人间永不朽。”
历史是过去了的事,未来,将经过一定时间会到来。过去的事,在历史上,有的成为传统,有的被淘汰,未来,它有希望,有前途。凡是在历史上经得起考验,又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就有前途。剪纸是在历史上从民俗需要经过融合而发展起来的民间美术,它有历史基础,它有厚实的传统。民间剪纸有自己的传统,有自己的特点,学一行专一行。这一行的特点,精益求精,成为这一行的优点。《庄子·秋水》篇有“邯郸学步”,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什矣,直匍匐而归耳。”这是说:你有没有听说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到邯郸跟人家学步法的故事吗?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这则寓言,可以告诫我们在专业学习上,不可鄙薄自己,盲目崇拜别人。既然,我们的剪纸有扎实的基础,有良好的传统,必须韧下去,使其发展。至于希望、前途,诗人都看出了,指明了。现在,国际重视了,我们国家的政府重视了。我们还不增强自己的信心吗?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在新世纪中,中华民族随着时代物质文明的增值,精神文明的进展,以至民间民俗观念的更新,在这样的新社会的状态下,民间剪纸历史的发展趋势,它那美好的广阔前景,已经不只是我们的希望,而是人们将可以触摸到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