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审判》
《坐天观井》
选择什么艺术媒介,要看是否适合所表达的观念。我关注的是媒介的可能性,试图尝试新的表达手段。
——缪晓春
《坐天观井》追问生与死
上海四大空间今天举办《向遥远的大师致敬》展览,包括了分别来自北京和伦敦的艺术家缪晓春与鲍如斯的最新作品,策展人姜节泓指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创作方法得益于对诞生于十六世纪欧洲和中国明朝绘画大师作品的探究与研习,有趣的是,缪晓春感兴趣的是西方美术史上著名的希罗尼穆斯·博斯的“人间乐园”,而鲍如斯则瞄准了中国明代的陈老莲。
对于缪晓春而言,《坐天观井》是把二维的美术史上的经典画面转换成虚拟三维,从各角度用虚拟像机拍摄,变成长度为十五六分钟,有叙事线索、动态的和有声音的电脑动画。他说:“那是一幅三联画,通常的解释是左联是天堂,中联是人间, 右联是地狱。面对这样一张画,我想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通过三维软件将原画由三联画改造为九联画,由一个视点改为七个视点。第二件事情是:将古代的寓言改成现代的寓言。”这样,他就可以把天堂、人间、地域三个场景联系在同一个画面上,从天堂越过人间一直看到地狱,反过来也可从地狱回望人间和天堂;从生看到死,从死回看生;从开始看到结束,从结束回顾起始。艺术家还借此用当代的语言建立新的谜团,用来隐喻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对生与死的看法,也用来代替对另一个时代谜团的刨根问底。
电脑模拟展现可能性</STRONG>
缪晓春如何来实现他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创作设想?他的武器就是他的独门秘技——电脑模拟技术。从2005年起,他用电脑模拟技术首先根据米开朗基罗的世界名著《最后的审判》创作了他的第一个系列作品,在这个作品里,根据他对米开朗基罗的壁画所做的三维虚拟场景,他提供了正反俯仰侧视共5个视点的全景画面,还有一段录像穿行于这个庞大场面的几百个人物之中。这虽然是对一张名画的“临摹”,但无论是艺术媒介还是观看方式都与原作截然不同。
《H2O-创世图》
在随后的系列作品《H2O》中,他从艺术史中撷取了数幅与水相关又最能触动他心灵的作品,用最新的数码方式加以演绎,试图去描述水在生命间的宏大链接。他说:“我用自己的电脑三维形象置换了所有这些画中的几百上千个人物,‘新陈代谢’,一如流入我躯体的水:我用这种方式‘流入’到另一个时代的某件作品中,从而‘生成’了一个既与之血肉相连又焕然一新的艺术作品!”在这里,他已经在尝试用一连串的美术史经典作品,来表达一个贯穿的主题。而据他向记者所透露的,他近来所做的新的电脑模拟作品,则是用一组美术史经典融汇成一个虚拟世界来创作的。这样,他虽然还在借用原作中的图像资源,但已经从“临摹”进入了创作的境界。
追寻中国古老传统</STRONG>
在缪晓春的电脑模拟中,还有许多艺术家独有的追求,比如说他的作品常常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卷轴的尺幅,在画面的布局经营上则采用散点透视,让观者的目光可以四处游走。而这个特点,甚至可以追溯到他更早的摄影作品。他说:“对中国艺术家而言,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的观察方法在血统里就有,自古以来就这样,逐渐在我的作品里全面体现出来,即便是在非常精确的摄影作品里。”
这种探索从2002年左右就开始了。在摄影中这种尝试,与摄影表达一个瞬间、一个视点的本性是冲突的,那就意味着要做拼贴,也意味着要融入多重观察。他在2003—2004 年间作了全力以赴的探索。值得注意的是,缪晓春一开始选择摄影作为艺术媒介,就为了自我表达而挑战其媒介的特性。在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的毕业创作中,他就在真实的场景里加入了作为“我”的替身的雕像挑战摄影的“真实感”,用那些雕像造成真真假假的效果。这在相当长的时段里成为艺术家的标志性的手法。直到2005年采用电脑模拟技术后,他又回归摄影的记录功能,拍摄特定地点的360°环视图,来表达他的新观念。
上海四大空间新展览的策展人姜节泓强调,在中国文人艺术的传统中,临摹是一个特别的概念。那是一种深度研习的方法,以自身的实践参与来达成的鉴赏与再释。好的临摹应该是基于对摹本哲学或文学渊源、视觉语汇、及其创造性运用的理解,一个重新演绎的过程。这恰恰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缪晓春的创作的钥匙。
缪晓春 1964年 生于江苏无锡。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曾参加过2002上海双年展“都市营造”、2005“麻将”希客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展、2008的萨奇新馆首展“革命在继续”以及从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开始的“创意中国”2008-2010国际巡展等重要展览; 2001年起先后在众多国内外重要的艺术空间举办过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