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海外华人策展人与艺术家在西方文化语境中或是继续了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实验、与本土的实验形成对照,或是向西方社会介绍“后89”之外其它的中国实验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少数西方人“塑造”的“被歪曲的中国形象”,但尚未彻底改变这种状况。
九十年代中期本土出现了一批年轻独立策展人,正式将策展人做为自己的学术身份,并将中国实验艺术的进程带进了一个“实验展览”的阶段。
“实验展览”最早主要是将“新艺术”的实验焦点沿着自“新生代艺术展”以来的语言和风格层面继续推进到“媒介的拓展和实验”上。1996年3月朱其策划的“以艺术的名义”,对于装置艺术的“合法化”有一定推动作用,对当时保守的艺术体制尖锐的发起了一次挑战。而1998年朱其策划的“影像志异”是九十年代观念摄影的重要展览。1996年吴美纯和邱志杰策划的“现象•影像”,探讨了信息社会中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是九十年代录像艺术实验的一次集中展示。他们随后于策划了“’97中国录像艺术观摩展”这两个展览对于九十年代的录像艺术具有重要意义。1996年张晴策划了“是切断,还是延伸——地景艺术展”,将“大地”作为媒介的观念引入了中国。2000年栗宪庭策划了“对伤害的迷恋”展,其中的作品由于涉及到了对“人体和动物标本”的媒介尝试,这个“尖锐”的展览引起了激烈的反应,可以说是实验艺术家对当时旧体制不满的最极端行为,展览比较客观的呈现了一种“过极”的实验对保守体制的对抗态度。2003年皮力策划的“非聚焦——一种绘画的维度”,将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媒介实验”领回到绘画,展示了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实验可能性。
在“媒介实验和拓展”的同时,策展人的“实验展览”也进行了对展览中“主题”的实验。如张晴所言,“鲜明的学术追求和美学思考,整体的呈现实验艺术的批判性和独立性及其边缘性,理清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并引领艺术潮流”[ 《只有方向没有道路的中国策划人》,张晴,载《批评家的批评与自我批评》,P204,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黄笃策划的“后物质”揭示了后工业社会中的精神与物质关系;冷林策划的“是我”提出九十年代实验艺术的趋向重在回到自身的“是我”立场的确立;冯博一策划的“生存痕迹”希望实验艺术从东西方二元对立的“被选择”关系中解脱,生成一种独立自为的形态;顾振清的“日常与异常”从差异的角度把握了艺术家创作趋势中的“日常与异常”关系;黄专与皮力策划的“图像就是力量”是对当代艺术中图像问题的探讨;范迪安策划的“都市营造”与张朝晖的“新都市主义”完成了对都市化进程的一种视觉描述。类似的主题实验还有易英与殷双喜策划的“开放的经验”雕塑展和唐昕的“感受金钱”等。
费大为策划的“85新潮”海报,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雄心博博的青年策划人开始了试图在国内“体制外建构体制”的尝试,开始了对“展览空间”的拓展。冯博一的“生存痕迹”展仓库中进行的,李振华的“偏执”展及吴美纯、邱志杰策划“后感性”展均在北京的地下室展出。在独立策展活跃的影响和带动下,出现了许多民营或半官方美术馆,如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上河美术馆、沈阳东宇美术馆、天津泰达美术馆、上海多伦美术馆,成为“实验展览”的发生空间。
九十年代的独立策展经常被“查封”。如1996年“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和1998年冷林策划的“是我”展出前都被查封。被封杀的展览一般以“展览手续不全”或 “消防安全隐患”等理由被勒令停展。
九十年代本土独立策划人的“实验展览”推进了“媒介实验”的进程,同时在本土旧体制之外成功打造了实验艺术的“展览体制”,是实验艺术在那个“地下阶段”的存活空间。对于九十年代出现的中国艺术家找国外大牌策展人“排队看病”的怪现象来说,年轻的独立策展人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与海外“话语强权”挑战和较量的本土力量。
为学术寻找支撑系统
随着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时代,批评家们开始尝试学术与市场的对接,在现有体制不能接纳“新艺术”的情况下,试图从商业上为当代艺术找到支撑动力。
1992年吕澎和黄专联合全国的批评家策划了“中国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油画部分)”,具体分工是:吕澎总策划兼艺术主持,皮道坚担任艺术总监,彭德是监委主任,邵宏、严善錞、易丹、杨小彦、黄专、祝斌担任评委,殷双喜做监委,陈孝信、易英、顾丞峰也分别担当不同角色,杨荔学术秘书。这是中国前卫艺术在本土打造收藏体系的第一次尝试。对于刚刚启动市场经济的中国来说,这个尝试观念上非常超前,意义重大。
范迪安“都市营造”上海双年展
八十年代活跃的批评家在九十年代初停寂了两年后开始继续活跃,从1993年开始,先后组织了三届“美术批评家提名展”,并且以“学术主持人制”的方式进行,众批评家在主持人下组成批评团队,从众多艺术家中“海选”出有学术价值的艺术家,把他们凑在一起组织非主题性的展览,相当于一次学术的认可和亮相。不同于“现代艺术展”和“新生代展”的是,提名展以“画种”为专题分年度进行,有点介于“策展人制”和“全国美展”的“画种制”之间第三状态的感觉。第一届的“水墨画种”由郎绍君主持,海选出了王彦萍、田黎明、陈平等15位水墨画家;第二届关注油画,由水天中主持;第三届关注雕塑和装置,由刘骁纯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