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后的西泠印社,如今又重新焕发生机。图为西泠印社社址。(资料照片)
8月14日,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表彰的58家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中,杭州市西泠印社集团有限公司名列其中。
早在今年6月20日,西泠印社春季拍就以784万元成交价拍出了全场“标王”——清代吴历作品《山邨邨密图》而名声大震。高达1.48亿元的总成交额让西泠印社拍卖公司再次刷新江南艺术品拍卖纪录。
这一拍,使得“江南第一拍”再次名震全国。
这一拍,也意味着西泠印社这个百年名社经历六年改革已从濒危走向新的辉煌。
“半世生涯,闲吹乞食箫”
2000年,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赵朴初因病逝世,百年名社痛失“掌门人”。
同时暗淡的是百年名社的辉煌——此时的西泠印社已陷入困境。
1904年,浙派金石书画家丁仁、王禔、叶铭、吴隐等相聚西泠桥畔,提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发起成立专业社团,“人以印集、社以地名”,取名为“西泠印社”,其成立之初为民间学术社团。
西泠印社成立10周年之际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任社长: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开山代表吴昌硕先生。吴老德高望重,他的出任,使西泠印社的影响力从一个地区扩大到了海内外。此后,入社者均为精擅篆刻、书画、鉴赏、考古等方面的专家。李叔同、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及日本篆刻家河井仙郎、长尾甲等国内外金石书画大家相继入社。
“罗列金石书画千余幅于社,张挂四壁,一时文采风流,声闻远布。”每年清明、重阳节前后,西泠印社社员雅集孤山,鉴赏诗书、交流印学,诗词吟咏、笔墨酬唱,不仅繁荣了西泠印社的社团文化,还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宝,供后人敬仰、学习和研究。
历经百年传承,西泠印社融诗、书、画、印于一体,同时建立起西泠印社出版编辑部、书画社等,致力于中国传统金石书画的推广与传播,成为我国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学术团体。因其在国际印学界享有极为崇高的学术地位,被赞为“天下第一名社”。
但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西泠印社发展陷入重重危机,几乎停滞不前。
西泠印社出版编辑部因其经营管理不规范,被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下令停业整顿,西泠印社顷刻间失去了重要的经济支柱。
雪上加霜的是,因同系统的杭州市电影有限公司开始转企改制,其原本为西泠印社综合管理机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西泠印社担保的400万元贷款,因体制和人事的变迁而无法继续提供担保,西泠印社顿时现金流枯萎,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当时正值2002年春节,西泠印社的书画社、出版社等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更别说奖金了,当时的日子真难过啊。”西泠印社集团公司董事长钱伯皓8月上旬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十分感慨。
然而,比发不出工资更让人棘手的是:2003年,因为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推进,西泠印社位于湖滨黄金地段的经营场地——杭州书画社,面临拆迁。
西泠印社大量的珍贵文物一直存放在不具备文物保管条件的临时库房,缺水、缺电、缺设备,“三个保安一条狗”成为这些文物保护的唯一安全屏障。大量的国家一、二级文物,面临着高风险的安全隐患。
西泠印社孤山社址被康有为称为“湖山最胜处”,早在上个世纪就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由于体制不顺、机制不畅、保护资金短缺,社址建筑年久失修,2003年西泠印社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在社址修缮中发现位于半山腰凉堂里的一根大梁竟然被白蚁几乎蛀空,随时面临垮塌的危险。
据钱伯皓回忆:“当时晚上八点多钟,我和班子其他几位成员匆忙赶到现场,看到这一幕真是手脚发凉,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一旦大梁垮塌,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的百年名社,境遇如同凉堂上的这根大梁一样岌岌可危!
置之死地而后生,西泠印社综合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