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投资的升值,更是美的享受,文明的传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
“消费完成生产的行为”,“只有在消费中产品才能成为现实的产品”,马克思对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这一精辟的论断正越来越在艺术品市场上所体现。对于许多藏家来说,艺术品带来的不仅仅是投资的升值,更是美的享受,文明的传播,更可贵是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狭义地说,艺术消费往往是指艺术品收藏、投资市场的发育和发展。综观新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从解放初主要由特定机构,如寄售商店、文物商店,到改革开放之后的拍卖行,再到近几年艺术品金融产品的纷纷推出。艺术消费市场无疑已经迈向了崭新的阶段。
因为喜欢而消费艺术</B>
著名藏家王世襄在《自珍集》中曾经提到,其收藏的一件竹根雕采药老人是上世纪60年代初在北京东华门宝润成(是当时老北京著名的古玩店)初见,店东讲明是藏家寄售,价码标得相当贵,商议难谐,藏家收回。过了一年,东西又出现了,价码悍然调高三倍,王老先生吓坏了,“不敢再议,如数交付,挟之而归”。像王世襄这样在能够慧眼识宝,并有财力购买的,在改革开放之前毕竟是少数,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后,艺术消费市场依然是少数人的“专利”。
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申城每月都要举办一场“当代名家国画油画拍卖会”,推出的拍品不论国画油画、名头大小,一律从300元起拍,为此,受到了沪上众多买家的青睐和追捧。每次领牌竞投的人数少则400人,多则600人,成交率大都在100%。类似的活动在杭州也出现了,只不过名字是“藏画于民”,自1997年2月推出之后,经过8年多时间,在全国各地举办了40多场,参加者已逾10万人次。
近10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的逐渐提高,拍卖会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经常光顾的场所,藏家也从简单地寻找能够保值增值的艺术品,开始转变为把玩、享受艺术品。记得在上海工美拍卖的唐云“大石斋藏品”专场,其中的紫砂壶、碑帖、砚台、墨、宣纸、笔架、信札等等无一不是唐云先生昔日日常生活所用之物,其珍贵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以及实用价值,包括物件背后的故事性都是吸引买家的要点。一位藏家在“抢”到一件小烟罐之后表示,他喜欢的物件,并不在乎它未来是否能保值或者增值,也没有想过将来脱手,他买它纯粹是因为喜欢,更因为其使用价值。
艺术消费融入日常生活
艺术消费市场还与金融业产生互动,如艺术品可作为金融产品,进入抵押、流通的平台。这也是近年来中国艺术消费市场的一个最大的转变。外资银行早在上个世纪就参与到艺术品投资领域,对艺术品投资市场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外资银行介入艺术品市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购买具有增长潜力的艺术品,作为银行自己的投资或收藏;二是将艺术品交易纳入到私人银行业务和财富管理计划之中,作为代客业务。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民生银行已经推出了艺术品投资理财产品,艺术品典当也升温明显。此外,艺术银行、艺术基金、艺术按揭、艺术保险、艺术产权交易所等等,层出不穷,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已经迈开了脚步。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艺术品本身之外,艺术品的附加产品也在艺术消费市场占据着一定的份额,这些商品鼓励艺术品走进大众,把艺术带进生活,把艺术的观念融入到产品中。如画着齐白石“虾”的保温瓶、印着周春芽“绿狗”的文具、艺术家手绘的冰箱等等。艺术玩具、艺术房产、艺术酒店、艺术旅游……艺术消费已经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撞击着我们的观念,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