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年的改革开放是从思想解放开始的。但解放思想并不仅仅是完成真理标准的讨论,而是以其为肇始,在一次次的历史事件中体现出来的变革。它有时是一种惊天地的壮举,有时又是一次波澜不惊的小事件,但这些具体化的事件,带给时人的,不仅是形式变化,而是内心观念的剧烈冲突甚至斗争。就如1984年的怀柔竖立的一尊少女雕像,这尊如今已完全融入怀柔人生活、成为怀柔区标志性建筑的青春雕塑,在25年前竖立的时候,却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在怀柔人传统的观念中更是引起了巨大的思想波澜。也正是以“雕塑”为标志,怀柔乃至整个北京的郊区开始了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遥想京郊一枝花
城市建设敢为先
25年前的怀柔,正处于改革开放5年后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怀柔的经济是北京市郊区县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县之一。”提起二十五年前的怀柔,已经赋闲在家的原怀柔县主管经济和城建的副县长肖昌光先生心情依然不平静,“当时的怀柔,被称为京郊一枝花,不是没有根据的。”据肖昌兴介绍,五年的改革开放,县里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怀柔的人均年收入增加了60元左右,而当时北京市的平均增长水平仅为6至8元。说起这个巨大成就,肖昌兴先生一脸自豪。
经济发展了,来怀柔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怀柔的城市面貌开始让怀柔人感觉不太好,“太破了!”时任怀柔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县委书记秘书的董忠德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青春路,在当时连接着县委县政府和县招待所,也是进入怀柔的必经之路,一路都是破旧的矮房,是老百姓的鸡圈和猪圈,房破路烂味道臭。
经济要发展,城市建设必须要有点变化。时任怀柔县委书记赵诚告诉记者,这就是他当初的最大感受。作为北京市郊区县的怀柔,并不占有工业和农业资源特别优势,但作为大城市的后院,怀柔具有巨大的旅游资源优势,只要把外面的人都请到怀柔来,怀柔的经济就能得到更大的发展。但怀柔靠什么来吸引外面的人?不但要有美的环境,还得要有更为靓丽的城市面貌
青春少女喻主题
引发观念大碰撞
正是在这种思路之下,县委书记赵诚想到了城市建设。“可以说,怀柔是最早进行城市建设的郊区县。”二十五年过去了,赵诚谈起这些,话语里还透着自信。要改造一条路,最好的措施有两个,一个是生物技术,一个就是工程建设。生物技术就是绿化,利用花草树木来美化环境,工程建设就是路面铺设、辅助设施的建设等。
路很快就能修好,绿化也不是难题,但对于赵诚来说,似乎还缺点提升城市品味的东西。此时,正在怀柔进行创作的画家木家琪给了赵诚建议。木先生是赵诚的朋友,是中央工艺美院的老师。在聊到如何提升城市建设的文化品味的时候,木先生建言:何不考虑一尊雕塑呢?随后木先生还向他推荐了中央工艺美院的青年雕塑家张淇。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建议。虽然在国外,雕塑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但于中国的城市尤其是小城镇建设而言,雕塑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在接受这个建议之后,赵诚的头脑里很快便形成了关于这尊雕塑的主题:欢迎八方来客,彰显怀柔蓬勃发展生机。主题出来后,赵诚直接把他的想法交待给了雕塑家张淇,至于具体什么样的形象,则由雕塑者自行设计。
很快,在怀柔区建委的大院里搭起了一个大棚。大棚是密闭的,不让闲人进入。当时每天从这里上下班的工作人员,除了时任建委主任彭国源和少数几个参与工作的人外,都不知道大棚里的人在干什么,因为雕塑工作是秘密进行的。
几周之后,雕塑完成。看到最后成形的雕塑作品,赵诚觉得很是满意:雕塑为一名身穿连衣裙的少女,面带微笑,双臂伸展。身姿曼妙,裙影绰绰。既有青春的朝气,又有阴柔之美,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他当初提出的主题。但是,争议声也很快随之而来,一是少女穿得太露,有伤风化,二是少女的胸部雕塑得太露骨。虽然现在看来,这两个争议的内容不值一哂,但在当时,在思想观念尚未完全开化的情况下,这可是大了可上升到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小了也可视为思想作风问题被考察一番的大事。
雕塑大师刘开渠
揭幕缓解众非议
雕塑的命运何去何从?这个板必须得由身为县委书记的赵诚来拍。“立!”基于改革开放的前提就是解放思想,冲破一切旧观念,赵诚没有一丝疑虑,因为他知道,正是在对待这种新鲜事物的时候,才能让新旧观念产生对撞,带来人们心灵的震撼。但异议如何平息?雕塑大师刘开渠的出场暂时平息了干部中的一些争议。
说起刘开渠先生的揭幕,董先生告诉记者说这是一个误会。1984年7月1日雕塑落成的揭幕式,请来了一些市领导,全县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也都到了现场。本来说好由一位领导揭幕,但主持人却发生“口误”,宣布揭幕式由当时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来完成。当大家看到全国著名的大师级雕塑家亲自为雕塑揭幕,才真正意识到这尊雕塑的艺术内涵,争议也自此平息下去。但是董先生不知道,他所知道的“口误”,却是赵诚精心安排的。赵诚告诉记者,当时他正是想利用刘先生的雕塑大师身份,让所有到场的人知道,这尊雕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少女雕塑,而是一尊有很大艺术价值的雕塑作品。
当年模特揭面纱
原本怀柔自家人
这个雕塑有没有模特?模特是谁?许多人都有过这种疑问。事实上,在雕塑的创作过程中,确有一个人充当了模特的角色。目前在怀柔一家烤鸭店做会计工作的陶秀文,面对记者的疑问时,首先声明的是:“我只是半个模特。” 想起二十五年前充当半个模特的那一个星期,陶秀文依然很低调。陶秀文认为选中她做模特是很偶然的,当时她正在怀柔服务公司工作,由于人长得漂亮,性格又活泼,所以就经常客串公司的文艺演出的报幕员。有一天演出结束,一位年轻人叫住了她,想请她做雕塑模特。在当时的陶秀文理解中,做模特并不是件体面的事,因此一口回绝。但没想到这位青年还挺执着,之后又找了她好几回,另外还跑到她家中做她父母的工作,就这样连哄带骗的她就答应了下来。
“其实我去的时候雕塑的轮廓已基本成形了。”陶秀文告诉记者,她的工作就是穿上连衣裙,双手伸展,然后在电扇的吹拂下保持不动。雕塑师就这样来丰富雕塑的细节。连续一周的时间,最后她得到了此生唯一一次模特经历的报酬,大概是二十多块钱。但是心里一直觉得别扭,因此从没有主动跟人说过自己的这段模特经历。不过,据董先生回忆,找到陶秀文可不像她自己说的出于偶然,而是当时有领导向雕塑作者张淇推荐,然后张淇就在陶秀文报幕的时候去考察,觉得她合格后才主动与她接触。
采访手记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怀柔青春雕塑的竖立,其最大的意义并不在对雕塑本身的争议,而在争议所处的背景以及由此凸显的时代意义,即那个时代人所具有的冲破思想网罗、开风化之先的勇气与决心,并由此带来的社会变革与各项事业的蒸蒸日上,还有农村建设的日新月异。25年过去了,当人们再次凝视那已稍显单薄与陈旧的青春雕塑时,内心的情感纠结已不再是雕塑带来的心灵震撼,而是那段激动人心、波澜壮阔的岁月。因此,当有人提出要把青春雕塑申报为历史文物时,应者一时如云。这既是对那种解放思想、冲破网罗的惊心动魄的岁月的怀想,又是对那种激情燃烧的建设历程的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