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画家徐唯辛的一组肖像作品在北京一个展览的展前审查中被撤下。这组未获展出的肖像作品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中的4个人,他们是:历史学家和教育家陈寅恪(1890~1969)、冯友兰(1895~1990)、翦伯赞(1898~1968)以及思想家、经济学家顾准(1915~1974)。
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因为我清楚地了解这位画家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观念——徐唯辛是一个以写实手法描绘现实人物的画家,评论界经常把他归入主流艺术家之列;作品描绘的不是什么来历不明或形迹可疑的人物,而是足以代表20世纪中国文化成就和知识分子思想境界的人物,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不可回避的,必须写到的人物——不论书写者持何种学术观念和政治立场。但这个消息竟然是真的——在中国美术馆那个名为“天工开悟”(审查者对这个展览名称的认可,说明他们有相当的文化宽容度)的展览现场,确实没有徐唯辛的这组作品。我询问了画家本人,他证实在展览开幕前的审查中,这一组肖像作品未获通过而被撤下。但未获通过的原因他也不甚了了。
近30年,在各地、各种美术馆、画廊的展览中,我们看到过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我估计还会看到更加出人预料的人物形象;在公共媒体(特别是在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视听媒体)里,各色形象从早到晚川流不息,虽然有许多形象在精神境界、文化素养、视觉效果方面都令人作呕,媒体管理者仍然听任(实际上是鼓励)他们招摇过市。
应该承认,在过去和现在的各种展览里,不乏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形象。正因为如此,对陈寅恪、冯友兰、翦伯赞、顾准的排斥更加令人难以接受。我只能在他们身上寻找其被排斥的(即异于他人的)原因。
首先,一望而知,他们都属于“人文学科”领域的学者,他们研究和思考的对象是历史和人,是真实的中国历史和真实的中国人;其次,他们是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知识分子,虽然他们在这条追求道路上历经曲折坎坷,但最后都以此为其心灵的终极归宿。这就是问题的核心。
4幅肖像画附有4位学者的简历,对于陈寅恪、冯友兰、翦伯赞、顾准这样的人来说,简短的介绍不可能展示他们的学术与经历的深刻、复杂与丰富,但对于一般观众来说,这些简介可以帮助了解肖像的历史意义。简介文字录自公开出版发表的书籍、文章,如果一定要找“不适宜”的蛛丝马迹,不外乎提到了30年前的政治运动而已。但对于这4位学者,难道能回避这段历史吗?
上面这些也许可以算是某种独特性,但正是这些独特性,构成徐唯辛这组作品在当代艺术序列中的无可替代的精神价值。近两年,美术界时贤纷纷发出树立民族文化精神的口号,我们不是要追求“精神与品格”吗?精神与品格就在他们身上。我们不是要“正本清源”“寻源问道”吗?“本”“源”与“道”,就在他们那里。不能接受陈寅恪、冯友兰、翦伯赞、顾准,遑论民族文化的精神、品格!
十几年前,我在题为《关于20世纪中国肖像的思考》的文章里说过,咧嘴傻笑的呆痴形象和装腔作势的俊男靓女,已经成为当代主流和非主流传媒通力推出的中国人标准形象,“意味深长的一点是,这表面迥然不同的两种形象,却有着深层的近似,即他们不谋而合地拒绝思想、回避思想”。经过十几年发展,我们的肖像文化虽然更加五光十色,但在这一点上并无实质性变化。我很遗憾地发现,我的论点依然适用于今天中国肖像文化的格局。而且必须补充一点——在拒绝思想之外,还回避历史。实际上这两点是不可割裂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认识历史的前提,而对历史的深入思考,必然引向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对历史真实的忌惮和对思想自由的畏惧,是徐唯辛作品遭遇的全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