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在美术报上刊登了《中国印社发展方向的初探》一文,主要看出印社发展方向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且与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相适应,并重点调查了南京金陵印社的发展现状。时过五年,印社发展又跨出了巨大的一步,不仅印社数量继续扩大,而且印社发展出现了领头羊。从笔者目前统计在录的402家印社规模看,20人以下的小型印社组织有201家,占到了总数的50%,20-50人的中型印社团体有149家,占到了总数的37%,50-100人的颇具规模的大型印社团体有37家,占到了总数的9.2%,而100人以上的极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印社团体有15家,占到了总数的3.7%。
一、印社发展方向探究
1、印社的文化发展方向——印文化之整合。
印社从封建体制下的吟风弄月的民间社团(其特征是:活动方式随意性较大、人员局限于同道好友、人员所在地域相对集中)最终转变为一个现代社会中的组织严密的学术社团,其首要的一点即是:视学术为根本,视文化为首要。我国的印社大都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办社宗旨,近百年来出现的篆刻大师无一不是诗、书、画、印数绝集于一身。但除此之外,从印社的专业立足点上说,如果不取扩展的姿态,我们是否就只能限于印章、篆刻自身而无法开拓创新?换言之,如果仅就印学而言,除了刻印之外,我们是否就只能无所作为?在经历了走向文人化、艺术化进程已有百年历史之后,由于思维定势,我们的篆刻之路是否也会越走越窄。
2、印社的经营发展方向——挖掘产业资源,拓宽经营思路。
除文化外,印社团体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社会团体,还必须有其生存之道,否则必然要被淘汰。纵观我国目前大多印社运营的状况,大都以社友集资、政府补贴、社会资助为主的老套路,这使得印社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即印社的生存出现了危机。要经营印社,传承文化,则必须走出一条文化创新之路来,“主体联动、项目带动、智力驱动、挖掘产业资源、拓宽经营思路”,是西泠印社近几年发展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二、西泠印社的发展模式探讨——与时俱进才是出路,经营文化才是印社生存之道
回顾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泠印社开始沉寂。西泠印社下属五个实体,只有一个印泥公司勉强维持,出版社因故关闭两年,其余全部入不敷出。位于西湖边黄金地段的杭州书画院靠门面出租维持,西泠印社的社址包租给别人开小卖部卖起了藕粉……偌大一个西泠印社,就靠仅有的一点租金在维系运营,员工发不出工资,只好靠银行贷款。西泠印社几乎停止了所有的社团活动。登上孤山社址,甚至已经感觉不到一丝社团存在和活动的痕迹。对于许多老杭州人来说,这里,如今仅仅是他们凭吊历史、回想当年盛世的一个静态的旧迹。2003年在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修缮的过程中,有一个镜头至今令人记忆犹新:孤山之上那座“全贮湖山在目中”的著名楼阁——四照阁的下面凉堂之间支撑四照阁的大梁几乎被白蚁蛀空,整个四照阁几乎没有有力的支撑,变成了“空中楼阁”,这座著名的老楼岌岌可危……这,也许就是“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当时境况的一个缩影。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开始对西泠印社进行调研。当他来到葛岭山上的西泠印社文物库房拉开柜子抽屉,那些身价不菲的字画居然哗啦啦地掉落下来。他第一次亲眼目睹了西泠印社文物保护的现状。尤其让他不安的是,原来被国外专家推崇备至的西泠印社社团,这些年活动越来越少,影响力、辐射力、凝聚力越来越差。本来每年都来参加活动的全日本篆刻联盟等国外学术团体现在也不愿意来了,因为在他们眼里,西泠印社已经成为一个破落的代名词了。全国20多位政协委员就保护西泠印社问题还专门写了提案呼吁。单位内部职工情绪很大且人心涣散,经济也到了崩溃的边缘……
2003年,是这个百年名社的生死分界线。一种选择是继续固步自封,或许仍可以延续着当时奄奄一息。积重难返的状态,但无论是当时政策环境也好,单位和员工境遇也好,还是种种条件和契机都选择了同一个指向——体制改革。经过一系列严密的调研,他们找到了西泠印社的症结所在:西泠印社患了“体制综合症”。要改革,首先必须从体制上改起!针对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改革目标:“光大社团,做大产业”。
2002年12月,当时正在市经委工作的钱伯皓,被任命担任“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经过实地考察,钱伯皓发现,西泠印社过去把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事业混在一起,导致资产和人员的定位混乱。西泠印社无形资产大于有形资产,非经营性资产高于经营性资产。没有合理运营这种资产,这导致西泠印社捧着金字招牌讨饭。于是,钱伯皓决定从体制上改革入手,把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事业分开。他确立了西泠印社现有的机构,在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下分为两块:第一块是公益性事业机构,把西泠印社社团、西泠印社孤山社址、文物保护库房等归属在此列;第二块是经营性事业,出版社、商场、拍卖公司等属于此列。
首先得益的是出版社,把出版社改成企业,让社长担任法人,有独立的财务权人事权,对领导班子进行有近10个数据的年薪考核指标。出版社彻底改变了原来的状况,三年跨了三大步,停业整顿阶段只能发基本工资,2004年完成利润120万元,2005年完成利润200万元。新组建的西泠印社拍卖公司更是改革得益的产物。2005西泠春拍,也是公司组建后首次亮相,就以1.96亿元的成交额赢得了“江南第一槌”的美誉,而12月的2005秋拍,西泠再以2.56亿元的成交额,创下中国长江以南艺术品拍卖的最好业绩,被国内艺术品拍卖界所瞩目。而这些都仅仅只是开始,西泠印社要光大社团、做大产业,产业资源在西泠印社,在它丰厚的库藏、著名的品牌和出色的社员。而产业市场要靠自己培育,产业人才要靠自己寻找。
“天下第一名社”的西泠印社社团活动现在频繁了,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近五年西泠印社的活动,无论是治社理念还是活动策划方式,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时代特色。从举办“国际印学峰会”、实施考试入社与特邀入社新办法、提倡“印文化”的大概念、鼓励分专业研究室开展活动,直到实施“百年西泠·中国印”海选……都是一次次解放思想的过程。而提出“名家之社”、“天下之社”、“博雅之社”的新百年新定位,表明西泠印社在发展中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基本方向。
西泠印社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横贯百年的历史,是它的第一个特点。而横跨日韩欧美的国际视野、拥有海外社员,又是它的第二个特点;此外,以一个社团同时拥有“国家级社团”、“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登录者”这四个“国家级品牌”,又是它的第三个特点。可以说,遍观各类社团,没有一个社团是同时拥有这三项优势内容的。如果再考虑到西泠印社还是一个综合体,同时拥有社团、出版社、园林景点、拍卖公司、商店等,所涉行业十分繁复,作为第四个特点也是其他社团所无,则更应该把它看作是西泠印社作为当代一个特殊存在、亟须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主要理由。
西泠印社作为一个艺术社团,在其百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社团和产业活动共生互动、利益共享双赢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西泠印社发展中至关重要,也是西泠印社不同于其他社团并能延续百年而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这种模式有其形成的必然性,但是更应该看到的是,这种模式推广的典型示范性和运行的可持续性。在我们印社发展跨入新纪元,对其他四百余家大大小小的印社团体来说,西泠印社在传承历史、繁荣艺术、做强产业、壮大实力、丰富内涵、开拓创新上,为各个社团的经营和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经验,探明了新出路。这就是今天的印社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