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美术史上的回复与创造
美术史上的回复与创造
作者:    来源:文化传播网    日期:2009-12-31

文艺复兴追摹希腊,浪漫主义憧憬中古,现代派师法原始艺术,元四家对马夏山水的否定和对早期山水的推崇……美术创造为什么会出现回复形态?回复为什么能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这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回复的必然性

第一,回复是一种继承形态,它必须依赖人类已有的不同质的美术存在才有可能。不然,这种往后跨越的形态就失去了跨越的立足点,这就好像西方现代艺术向原始艺术回复,只有经过古希腊、文艺复兴、现实主义、新印象派等这样一些以再现、理性的清醒、感官的真实为艺术特点的艺术阶段后,才有可能出现。也就是说:现代派美术的反理性、崇尚表现的热望导致向原始艺术的回复之所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上述中间阶段对原始艺术稚拙、天真的否定。人类美术发展的历史越长,这种回复现象也就越多。

第二,所谓美术创造是从反对或有异于离自己最近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中发展起来的(创作没有绝对自由,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是因它必然受着这种纵向发展的制约)。当美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并成为人类自身的自觉行为时,它们也就从代际革新与保守的冲突中表现出来,这种斗争必然形成一种特定的美术史发展结构。在美术创新中,新一代美术家们为了反对自己面前的巨人往往在历史中找到“同道”,并把它与自己的力量结合起来,这样回复者的力量当然也就势不可挡了。所以,美术创造中的回复,不但是美术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还与美术史发展的特定结构相关联。

第三,美术创造之所以会出现回复,是因为艺术家总是处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矛盾运动中。20世纪以来中西艺术仍然像过去一样走着各自相反的道路。这除了基于中西各自不同的社会结构外,同样有着艺术的原因。当西方绘画的写实风格从文艺复兴发展到新印象派对科学与感官真实的追求时,也就导致了后期印象派画家对其艺术表现手法和美学思想的厌恶,从而走向了追求内心真实和表现对象的道路。而从表现对象、体现作者的主观情思来说,中国的艺术确有其独到之处(特别是宋代后兴起的文人画)。这使西方现代艺术家们从反对摹拟对象的艺术思想出发,吸取了中国古代艺术中可供借鉴的美学思想和表现手法。“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绘画艺术同样有向欧洲的古典主义、浪漫派(特别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绘画艺术)回复的因素。

第四,什么是“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实际上,当我们说艺术作品的新时,主要是指人们把前人没有创造过而具有特色,并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的事物当成“新”看待,而把不具特色的创造视为“摹仿”。从美术创造与欣赏的关系来说,“新”与“新感受”联系更加紧密。这种“新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取决于事物本身,而是取决于主体各个方面的条件与该事物的关系。具体来说,这种特殊关系就是主体与艺术作品之间的空间距离、阶层距离与时间距离。外国文化的引进对于中国人,中国的戏剧对于西方的观众,都可能产生空间距离的“新感受”;而民间美术对于职业美术家和处于阳春白雪氛围中的人们,也可以产生阶层距离的“新感受”;文艺复兴对古代罗马文化遗迹的发现,则可以产生时间距离的“新感受”。

在审美与创造中,人们一方面容易慑服于以往的伟大成就,死人总是抓住活人,这种对古人的崇拜感很容易使人们拘于已有的规范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恩格斯语)。但同时,人们又有强烈的创新欲望,艺术家总希望观众能在作品中感受到属于自己时代的新东西,希望自身的存在能得肯定和欣赏。这种屈服前人又对创新抱着极大兴趣的矛盾,总能在回复式的创新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统一。

回复为什么能创新

回复是往后跨越,即“舍近求远”的继承形态,有异于那种常见的连续式的继承形态。文艺复兴的“三杰”对前期美术的发展、中国清初“四王”的复古等都有跨越的成分。回复式创造是否定之否定的前进,是事物发展的质变和飞跃的形态。所以,它有着强烈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在回复式创造中表现为“近的过去”(被否定的阶段)、远的过去(被肯定的过去)和现在。

原始美术,包括任何阶段的美术,它们一旦成为远去的事实,就必然在与后来美术阶段的碰撞中激出新的火花,显现出某些“新”的质素。过去与现在的关系对回复能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全部原因则是由于它已不是纯粹的过去,不是编年史家和考古学家眼中的过去,而是创造者眼中所需要的过去。书架上和各种刊物上所介绍的大量往昔的某个时代和某种流派的作品,好像仅仅只是介绍过去的光辉历史,而实质上它们却在美术家与欣赏者中渗透并转化为当下美术史的一部分。所不同的是它们不像艺术家那样是用画笔,而是用对过去不同时期、流派介绍的筛选、比重来写现在美术史的。

从美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说,原始艺术无疑处于幼稚阶段,但西方许多现代艺术家却能从中得到不少启发。这是因为:首先,不成熟的美术也具有独特的完整性。其次,正是成熟期对不成熟期的否定使原始艺术显出特别的价值,特别是当这种成熟走向顶峰而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厌恶它的时候。再次,“成熟”二字具有多种含义。如果我们承认艺术上的特质所规定的成熟不仅仅是指写实力的话,那么,在美术创造中就写实能力来说,对某些幼稚的艺术阶段的回复,意味着对艺术特性的重新认识,往往是走向新的成熟的开始。第四,老子的哲学思想认为“物壮则老”。所以,在创作中回复到过去的“柔弱”阶段,也许比回复到“物壮”期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最后,回复到艺术阶段的初期或不成熟期,对于打破固有的审美趣味,建立新时代的审美理想有独到的好处。

人类的审美心理有一种惰性,总是容易接受历史上被普遍承认的伟大艺术,总认为达·芬奇比波提切利伟大。但假如美术家们反其道而行之(当然是时代需要如此的时期),一定能够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从而带给今天的观众以“新感受”。

关键字:美术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