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1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西安美术学院承办的“写意·笔墨·中国画教学”第三届中国美术·长安论坛在西安美术学院开幕。本次论坛的主题“写意·笔墨·中国画教学”,是对2007年第二届中国美术·长安论坛“写意精神——中国美术的魅力”主题的深入讨论。2007年围绕“当代语境下对写意的理解”、“写意的渊源”、“写意的魅力”等问题有20多位学者发言,60多位与会代表参与讨论,就如何在发展当代中国艺术时弘扬中国的写意精神上达成了共识。两年后的本届论坛,在此共识的基础上,围绕“写意”、“笔墨”、“中国画教学”三个关键词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论。
在论坛发言中,杨晓阳先生再一次阐释了他的“大写意”观,认为“写实”、“抽象”和“写意”应该是金字塔形的,而不是并列的。并由此引出了对中国造型艺术“形、神、道、教、无”五个境界和中国绘画的造型和用笔“写实、概括、变形、忘形”四种境界的阐释。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林木教授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水天中先生都对“写意”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历史的分析,使与会者和列席的师生对写意精神的理解更为明确。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屈健教授通过“图像”、“程式”和“笔墨”分析了中国画意象生成的形式要素。“写意”这一关键词还引起了众多学者对中国画发展如何继承传统这一问题的关注。很多学者的发言都不约而同地映射出发展的“传统”概念: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应该既继承传统又反映当代。厦门大学洪惠镇教授,针对当前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而传统文化却已遭破坏,尤其是集诗书画印于一体最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文人画后继乏人的趋势,提出大国崛起中的中国画要纳入“大国学”范畴,或者继承发展传统语言表现现代精神,或者开拓创新现代语言表现优秀的传统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陈绶祥先生针对当代中国画发展中存在的缺乏对中国画基本问题作专业的文化思考和认真的理性总结的问题,提出“无论对画的选择或创造,都不能离开特定人类社会文化的认同。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对画的解释,因为从文化角度来思考画的本质,才可以对不同民族与地域绘画作出合理的解读。”也有很多学者对传统绘画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水天中先生认为当代写意画的出路之一是从精神上寻求突破点,无羁无畏地直面人生,表现画家的内心激情;之二是从形式上寻求突破点,探索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表现形式,改变在前人笔墨中探讨生活的创作方式。钱海源先生以“写意画的异化”为题,分析当代中国画界,很难出写意画的精品力作的原因,提醒写意画家不要过于追求作品的尺寸。袁宝林先生用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观点阐述了自己对李可染先生“现代山水之变”的看法。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程征先生通过表现性绘画的发展提出可以把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视作既符合中国水墨画自身发展逻辑,又是中国传统受西方现代艺术理念化的艺术尝试。
在中国画的传承问题上,还有学者进行了细致的个案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工先生对潘天寿的“格调说”作了详细的释读。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赵农教授通过对画家“李世南”的介绍,分析了一个当代中国画家在继承传统和表现当代方面的思考。
“笔墨”是此次论坛的另一个关键词,“笔墨”和“水墨”也是论坛讨论的另一个焦点。厦门大学教授潘丰泉先生通过对中国画发展史上笔墨变化走向的分析,认为“笔墨不仅充当起一幅作品最主要的艺术语言角色,而且引导着中国画如何在历史进程中不偏不倚。”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姜怡翔先生,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水墨、黑白与色彩三者的态度,强调了“墨分五色”的重要性。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刘西洁先生在发言中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水墨如此难以转化成为当代文化样式和为什么中国水墨问题自从西方视觉文化传来就有一种前景的忧虑,并通过回答这两个问题指出,我们必须既要继承传统笔墨,又要转化传统笔墨,才能为中国水墨文化的发展创造前景。陕西省国画院副院长罗宁先生,通过对写意水墨画的文化背景及表现手段的探讨,指出“笔墨是作品的支撑点,需要精心揣摩和掌握,绝非一日之功就能随心所欲。”北京联合大学讲师纪学艳女士对中国水墨画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资料的梳理,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建伟教授则对由写实水墨人物画样式的融合与创构而衍化的“写实水墨”予以分析。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明学先生提出“在新世纪,面对各种新思潮和新观念,艺术家应该赋予笔墨造型新的语言、新的内容,输入新鲜血液,给予笔墨更深刻的理解和内涵。”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孙文忠先生和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赵晓荣先生也在论坛发言中分别阐述了自己对笔墨问题的思考。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彭德先生则提出了“笔墨”不是中国画创作的首要问题的观点,因为自从“大写意”出现之后,“笔墨”就成为技术问题。
关于写意和笔墨,有很多学者提出了要从文化层面上进行思考。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广东工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青先生认为作品尺寸越来越大、场面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广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而中国画不应该是西方技术材料的科学分类,而应该是文化分类。中国画可以有技术和材料的创新,没有了中国文化,那才是中国画穷途末路之时,所以写意和笔墨在中国的所有绘画中都可以体现出来。彭德先生也提出,唯有把笔墨和新载体、新观念相联系才具有当代意义。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教授提出,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绘画的明显特征是其主观意识表现,每一个画家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们当代中国画不应该再束缚于传承古人生活的外在样式,而应该给当代以人格关照。另外他还提出,我们中国绘画不光要输入而且要输出,要在交流中体现民族文化自尊。
“中国画教学”作为第三个关键词,关乎中国画传承的问题,自然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先生对中国画教学中大家熟悉但未必清楚的三个问题进行了阐述,通过“临摹与写生”、“写实、传神和写意”、“造型、图式与笔墨”等问题分析了近百年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画的冲击及其对中国画教学的影响。《美术观察》副主编赵权利先生对当前的中国画教学进行了反思,同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写’既无法则,‘意’亦无法则,那么‘写意’便无法则可讲,也必无法可教……我们只有通过素养的提高以立意高简,通过技能的提高以得无碍的表达,才能获得‘写意’的根本方法和途径。”《美术观察》另一位副主编杨斌先生则通过对中国画的传承性的分析,给予了当代中国画教学以良多启示。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兴华也对中国画的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并呼吁对中国的写意及中国画教学的探讨要付诸实践。中央美术学院讲师曹庆晖先生对中国画进入学院体制后形成的第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教学结构“三位一体”模式的形成进行了分析,使大家对作为普适性结构的这一教学模式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处于教学一线的无论是老教授还是青年教师,都对中国画教学的改进给予了理论或实践上的启示。洪惠镇先生建议大国崛起中的中国画教学分为“现代文人画”、“现代院体画”、“现代派中国画”三个工作室,以更好地保护和抢救正在消失的传统。南昌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夏教授对现有写意人物画的课程现状,提出了改进的设想,提议加强临摹、默写和书法的训练。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李才根先生通过分析中国历史上山水画教学的三个经系统和两个子系统:范华原模式、王原祁模式、刘国松模式、黄宾虹模式和吴冠中模式论述传统中国画传承方式在中国画教学中的重要性。来自天津财经大学的李振先生则以“超越手艺”为题,提出中国画教学中的素描教学起于技巧但不终于技巧的看法,对当代中国画教学中的素描教学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系主任赵均副教授对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的中国画教学理念进行了阐述。西安美术学院年轻教师高海平也对西安美院刘文西工作室的《壁画临摹与艺术考察》课程教学的新探索在论坛上作了汇报。
本次论坛上还有很多画家在创作探索方面进行了交流。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周京新教授用一个画家的感觉语言,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对写意和笔墨的理解,包括传承写意的过程中需提防把速写的潦草带到写意中。写意的写和速写的写没有多大关系,但和书法永远脱离不了关系,并通过自己的创作经验推论宋以后的人物画走下坡路很可能是因为书法入画以后,很多人知难而退不再画人物画。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韩莉女士也用创作中的一些思考强调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的情感因素。青海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张海鸿先生则对中国画创作中的写生进行了阶段分析。解放军艺术学院王天胜教授和西安美术学院讲师王珠珠都对自己所从事的中国古典的人物画创作探索和思考进行了阐述和交流。
在对写意、笔墨和中国画教学的讨论中,很多学者都提出了文字、文化对中国画创作和教学的重要意义,陈绶祥先生和王振德先生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中国的文字和绘画之间的关系,王振德先生还从书画同源的角度梳理了中国的文字、书法、绘画在起源上的一致性,并特别强调了中国传统的“识文断字”和中国书法、绘画进而和中国文明的关系。洪惠镇先生还特别提出对有条件的院校,应该重视和加强诗文修养及写作,使热爱传统文人画的学生在掌握书画技能之余,还能够掌握表现和抒发时代精神与个人情感的工具。
为期两天的论坛发言中,各位专家学者提出的如何继承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和中国画传统,中国画教学该何去何从,中国的文字、文化该如何渗透到中国画教学中都将是一个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学术总主持薛永年先生在论坛闭幕式上对两天的论坛发言做了学术总结。他讲道:这次论坛的第一个明显收获是一些论文能够从当下需要出发,从大国崛起的历史使命,及提高国际竞争的软实力的责任感,放眼世界的文化性战略眼光,贯通古今的积极性思考,密切结合网络教学和理论研究的实际,既认真反思历史又总结新的经验,探讨新的问题,不但看到中国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文脉传承,又把对写意精神、笔墨、中国画教学的讨论放到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整合、不断更新的历史进程中,放到善于以开阔的胸怀与不断吸纳外国有益营养、有效而自觉地弘扬中国文化的国际水平。这次论坛的另一个收获是,许多学者都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发扬了推动学术发展的独立思考精神。针对个人看到的现实的迫切需要或勇于尝试构建新的理论框架,或重新解读传统问题观念,或提出新的理论命题或新的理论见解,或规划有机方式的中国画教学的改革方案,或纠正学术疏忽导致的基本概念不清,或提出对习以为常的不当看法的严肃审视,或联系创作教学的心得发表赋予启示性的见解,在不少方面取得了共识。当然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因角度不同而见仁见智,都也还有待于实践的反复检验,但不乏前人所未发的观点,也确有针砭时弊的思考,还有颇具有启发性的思想火花,这一切都反映了与会的理论家、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可贵的理论见解。这次论坛的第三个收获是,贡献论文的作者并不都是理论家,不少是从事美术教育的画家,还有不少比较年轻的画家与学者,表明本次论坛在探索理论家与画家不同年龄段的代表,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构成模式上有了新的进展,这也非常令人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