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略论新中国美术的价值观
略论新中国美术的价值观
作者:    来源:光明日报    日期:2010-03-18

承传与创造借鉴与融合

略论新中国美术的价值观

承传与创造是新中国美术对于民族传统艺术持有的态度。这种价值观首先强调中国现当代美术对于传统美术的延续性,其次则是在延续与承传的基础上进行变革与创新。新中国美术6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否定传统的所谓“变革”与“创新”和崇古、仿古的所谓“传统的至尚性”“笔墨中心主义”,都难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量与沉淀。

新中国成立之初,因建立新社会美术价值观的需要,曾展开过“改造”中国画的运动,“改造”的目的是提倡人民大众的现实主义的中国画。其积极的作用是推动了传统中国画的现实主义思想的审美转换,在五六十年代也因强调这种变革作用而产生了新金陵画派、长安画派和新浙派水墨人物画,他们提出的变革格言“思想变了,笔墨就不得不变”和“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也成为传统中国画承传与创造的经典名言。其负面影响,是不恰当地完全套用写实绘画,削弱了中国艺术精神与笔墨语言自身的艺术表现力。而对于传统的彻底否定,大多出现在民族虚无主义占上风的时期。比如,上世纪50年代初强行推行用西洋画改造或代替中国画、“文革”十年对于传统艺术的根本批判与否定和上世纪80年代在西方现代主义猛烈冲击下形成的中国画的“穷途末路”论等。但是,这种对于民族传统艺术的否定与批判,都不会长久地左右中国画的发展,都最终会回到继承与发展的正途。

借鉴与融合是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主体对待外来美术的一种态度。新中国美术倡导对于外来美术的积极吸纳,既不是不分时间与空间的无条件的“拿来”,也不是彻底的否定与批判。借鉴与融合既是中国美术主体对外来美术的方法,也是新中国美术的基本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中国本土美术只有在借鉴与融合中才能展开现代性与当代性的转型,外来美术品种与样式也只有被本土化与民族化,才能获得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新的生命活力。

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于前苏联美术的学习,尤其是对于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与批判现实主义的推崇,就深化了中国美术对于现实主义审美内涵的理解,也产生了一批可以彪炳历史的主题性美术创作。但由于当时欧美对于中国经济与文化的封锁和我们主观上对于西方现当代艺术的批判与排斥,也导致这种借鉴与融合的局限性。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西方的现当代艺术打开了中国美术的视野。虽然“85新潮美术”曾一度在模仿西方现当代艺术思潮中偏离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性立场,但是,不经过这个饥不择食的过程,便很难形成中国美术多样与多元的艺术生态,也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开始本土性的现代与当代性的美术探索,并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产生中国当代艺术的世界影响。

新中国美术60年,我们积累了许多学习外来美术的经验与教训。“借鉴”的本义,就是引进、吸纳外来美术应以“我”为主,为我所借所用;而不是丧失自我,失去本土美术建设的主体,完全被“他者”所化。而“融合”的大度与胸襟,也揭示了“体”与“用”的关系。“融合”是在拓展的同时,发展和强化自我与本体。新中国美术借鉴与融合的价值观,在于如何在各个历史阶段针对当下中国美术的状态把握“体”“用”关系的“度”。

写实与现代是新中国美术处理艺术主客观关系两种最基本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方法。写实与现代不仅是舶来语,而且是舶来的价值观念。写实主义表现方法自20世纪初引入中国,至三四十年代而升华为创作方法与表现方法的统一,新中国成立后被确立为国家美术的主导方向。新中国的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要求最大限度地以真实的情感和写实的手法表现丰富广阔的社会现实,塑造广大的劳动人民形象。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一般具有明确的主题性和创作主体鲜明的思想倾向性,并善于处理形式与内容、题材与主题、人物与环境、一般与典型等艺术真实与现实生活的辩证关系。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的“现代性”既包含着对此前形成的中国写实绘画这个新传统的反叛,也体现了以西方现代主义为参照的对于艺术主体的个性张扬与人性解放。

比如,新中国前30年的美术界,试图以俄罗斯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作为美术创作的价值核心,当时产生的许多作品,不仅注重对于历史与现实主题真实事件真实人物的形象塑造与刻画,而且注重视觉艺术中对于文学叙述性瞬间的选择与描绘,注重艺术主体对于历史事件的想象与重构,注重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精神的表达与发掘。而新时期中国美术的现代性,强调艺术的独立存在价值,强调艺术发展自我的规律性。对于美术视觉规律的追寻,对于美术语言自身价值的凸现,对于艺术主体自我个性的发挥与张扬,都成为“现代性”美术的主要内容。

如果说新中国美术对现实主义的提倡,强调了艺术对于现实社会与社会主体——劳动人民的人文关怀与人文反映,那么,“大众化”则着眼于艺术作品具有广泛的受众性。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内容与形式,是新中国美术重要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不仅决定了新中国美术对于民族美术与民间美术的重视,而且决定了对于写实性美术的普及与推广。而“当代性”主要着眼于艺术家这个特殊知识群体的消解。作为艺术“当代性”经典名言的“人人都是艺术家”,赋予了每个人都能参与或进行艺术创作的权利与可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于大众美术的倡导,促使了年画、连环画、宣传画、版画等画种的蓬勃发展与广泛普及。上世纪90年代以来,顺应文化大众化的时代潮流而兴起的当代艺术,则把“大众化”和“当代性”作为新兴艺术的同一种概念予以使用。以装置、影像、观念和新媒体艺术为代表的当代艺术,提倡人人参与艺术的可能性与互动性,几乎所有的国际双年展(包括国内一些重要的双年展)都积极地推导这种大众参与性极强的当代艺术。正是这种新的“大众化”价值观赋予了中国艺术的国际符号。艺术的“当代性”,成为衡量作品是否具有新的“时代价值”的美术价值观。

对于传统美术的承传与创造、对于外来美术的借鉴与融合、对于创作方法的写实与现代、对于接受美学的大众与当代,这些构成了新中国美术最基本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新中国美术60年的运动、思潮、流变与演进,都是这些价值观相互推导、互为辐射的结果与痕迹。

关键字:中国美术,中国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