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朱其:人们为什么膜拜市场和明星?
朱其:人们为什么膜拜市场和明星?
作者:朱其    来源:朱其博客    日期:2010-05-30

当代艺术市场不仅制造了绘画明星,更重要的是制造了一种膜拜。这种膜拜实际上将一种金钱膜拜带入了艺术领域。所谓膜拜,是指并不是真的在崇拜这个对象本身,而是拜倒在这个事情的附加值金钱和权力上。随着过去几年当代艺术投机的泡沫退潮,当代艺术整体上并没有真正走向理想的轨道。从去年开始,大大小小的收藏家研讨会不断,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焦虑,即以数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购买的艺术品如何保值?

一些艺术经纪人及炒作资本又在酝酿或者已经着手新的炒作,在过去五年,通过利用“西方人卖到天价,中国人的价格还这么低”或者“一幅画十年后就能涨到上千万”这样的幼稚道理,确实有一个艺术市场投机群体鼓动了一些简单的民族主义或者市场投机心理的中产阶级入场。这个群体的游说和做局能量甚至骗过了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和投资人,并最终绑架了当代艺术。投机是人的本性,只要条件成熟,在每个民族和国家都大有人在。

但在中国有艺术投机的土壤,因为大部分阶层不懂艺术,甚至在官员、资本家和记者这三个社会权利的核心领域也是如此,因为每个掌握宣传权力和资本购买能力的阶层没有一个共同启蒙的艺术史知识框架,每个阶层掌握的艺术知识体系和价值标准是不一样的,这就构成一个投机和“忽悠”空间,在欧洲就行不通,因为老板、官员和媒体都很懂艺术,再不懂去欧洲几大博物馆走一圈就知道谁是骗子了,因为人类五千年的代表艺术品都有实物陈列。中国没有艺术史的社会启蒙和终极标准,所以人们只能以市场价格、体制职务和媒体知名度作为膜拜标准。

直到五年前,人们还将当代艺术在中国的举步维艰,都归罪于1949年以来的意识形态体制的打压。但从结果上看,专制政治实际上并未能消解当代艺术的前卫性,反而促成了一个前卫群体的崛起及走红。相反,政治没能干成的事情,购买艺术无知的爆发户及其投机资本倒是替专制政治干成了,而且干得很干净利落,前卫艺术在资本的购买下就此死亡。

媒体在艺术资本的狂欢下,都忙着给八五新潮套上光环,却似乎从未有人问过为什么八、九十年代的前卫精英纷纷在资本面前倒下。八五以来的当代艺术尚没有真正开始反省,实际上,当代艺术三十年的“前卫”一词,本来就不是一场真正的前卫艺术,他没有真正信仰,在语言上只是一种“拿来的”前卫,并非是自己创造的前卫。当代艺术的商业化彻底将自己八五以来积累的最后一点精神资本全部卖掉了。

八五以来的当代艺术,既没有统一的信仰基础,也没有语言上本体原创性,它所凭借的价值主要是被历史逼出来的叛逆精神以及暂时没有体制支持的江湖成长,现在这些资源都消耗殆尽。当代艺术真正要有突破并被中国社会发自内心的“膜拜”,必须具备二点:一是要有一种终极精神,二是要从中国自身的传统中找到自己的思想方法,如果不具备这二点,当代艺术就只是一种“流行文化”。问题是现在流行电视剧都在讨论“信仰”等终极精神,比如《潜伏》,但是你几乎在当代艺术的著名作品中找不到终极精神的探讨。

当代艺术圈实际上可以分成两类人:一种是愿意真正在终极精神和中国真正的原创语言的轨道上继续探索,但这意味着漫长的周期,甚至有生之年都不一定有结果,能做一个对未来有价值的铺路石就不错了;另一类人是实际上已经知道自己只能做铺路石或成不了大师了,索性就借助艺术挣钱博取名利,寻求现世的“快活”。前一种人现在凤毛麟角,后一类实际上占大多数,甚至包括早年许多功成名就的艺术家。

寻求现实的“快活”也是中国目前大多数人的价值终极,他们不愿意在一个人类文化和艺术精神的建设上作为一个台阶,而是离开精神性寻求现世的“快活性”。为了获得“快活”,就必须通过使用各种手段获得资本和权力;有了资本“快活”后,实际上是一个“空虚”的到来;为了用一个更大的“快活”填补这个空虚,就必须获得更大的资本和权力,在实现一个更大的“快活”后,紧接着是一个更大的“空虚”。为了填补这个更大的“空虚”,又必需挣更多的钱和权力。如此循环往复,精神万劫不复。

在数十年前,政治扭曲了艺术,今天则是金钱扭曲了艺术。而就像过去大多数人都不认为自己被扭曲一样,现在大多数人也不认为自己被金钱所扭曲。我想这种现象一定不限于当代艺术领域。

关键字:艺术市场,膜拜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