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在1978 年揭开了新的一页,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开始摆脱“左”的思潮的阴影,向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向前进。中国美术的面貌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1979 年~2009 年这30 年,国家确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人民的物质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这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和美术事业的健康发展。30 年来,中国美术大致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1979 年~1984 年,拨乱反正时期;1985 年~1989 年,“'85”前卫思潮激荡时期;1989 年~1994 年,“’85”思潮余绪与复归传统思潮兴起时期;1995 年~2009 年,多元化格局形成与张扬个性时期。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之后,文艺界在批判十年文革罪恶文艺的同时,也反省和检讨前17 年(1949 年~1976 年) 文艺政策的失误,努力探寻符合艺术创造原理的道路。走在前面的是经历了“文革”风暴和上山下乡锻炼的青年人。“四人帮”垮台后,敏感的青年美术家在北京、广州、沈阳等地自发地组织、创作社团,探讨美术如何关注和干预现实,探索新的艺术语言,其中最突出的是在北京公开举办展览的“星星画会”,继而是批判“文革”灾难的“伤痕美术”的出现。70 年代末期,受社会变革的鼓舞和宽松文艺政策的激励,四川美术学院一批在校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创作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绘画作品,有反映文革武斗的题材,有表现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生活的内容,更多作品则是描写农民和农村生活。曾经在大巴山与农民生活多年的罗中立,以他真实刻画山区老农形象的《父亲》,开中国美术界反映社会真实面貌之先河,震惊中国社会。因为这批青年画家的作品多是乡村题材,被人们冠以“乡土画派”的称号。又因为作品具有题材小、生活情景苦、形象面貌旧的特点,被一些人批评是“小、苦、旧”。但作品中体现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全国美术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北京和其他各地,也出现了与四川乡土画派相呼应的反映农村真实生活的作品,一反以前“莺歌燕舞”式的描写,如孙为民、王怀庆等人的油画。其时,一些早已在画界成名、具有学院修养的画家如靳尚谊、詹建俊、朱乃正等,也推出一些有新意的作品。而稍后,他们的学生杨飞云、朝戈、王沂东等,也开始崭露头角。
70 年代末之后国门逐渐打开,“西风”吹来,带来了许多新鲜事物,使我们大开眼界,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广大中国艺术家一直关注而不敢也无法问津的西方现代主义美术,通过各种形式蜂拥而来,使我们一时眼花缭乱,难以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而社会前进的步伐则要求人们不安于现状和进行创新。在美术领域,要求摆脱束缚美术创作繁荣的旧模式和进行创新的呼声很高。但如何创新,则在艺术家中有不同的见解。借鉴包括西方在内的现当代艺术观念和实践经验,是创新的途径之一,在这方面青年人走在前面。青年人对束缚艺术繁荣的旧模式和外来的新鲜事物很敏感,有改革美术现状的勇气。以北京为中心的“’85新潮”美术,实际上是青年美术的革新思潮,它们不仅从艺术理念到表现形式上颠覆“文革”和“文革”之前“左”的条条框框,而且要大胆引进西方现代主义以至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试验,主张艺术创作中的个性自由。一时间新流派纷呈,有强调生命意识的,有主张理性绘画的,有从事抽象艺术实践的,也有进行观念和行为艺术创作的……但真正能在当时发挥作用和在美术史上留有记忆的,还是那些在内容上对社会现实有针对性、在语言上有真正革新意义的作品,如徐冰的《天书》等。尽管“'85 新潮”有过激的一面,它对中国当代美术朝着现代方向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定的。
“'85 新潮”沉寂之后,一股反拨新潮的力量蓄势待发,在90 年代上半期形成新的复归传统的思潮,反映在中国画领域是对文人画写意传统和笔墨的关注,而在油画领域被称为“新古典”写实画风应运而生,其代表人物便是前面提到的靳尚谊以及他的学生杨飞云等人。他们坚持从欧洲古典艺术中吸收养分,扎实解决中国写实油画在造型结构、色彩运用和空间表现方面的问题,并把目光转向传统中国画,从写意文人画的笔墨中吸收养分,以加强写实油画语言的神韵。不过,“'85 新潮”的沉寂并非表明前卫艺术的止步,一些热心探索的青年人仍在继续做各种试验,以求有所突破,也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为“'85新潮”的后续,但他们的艺术试验已进入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模仿西方的成分逐渐减弱,中国元素逐渐增多。
进入90 年代之后,美术界出现的突出现象是艺术市场的兴起。市场大潮不仅影响着传统形态的美术,而且使前卫美术也受到市场的制约,染有商业化的色彩。如何利用市场经济推动艺术的繁荣,又不让艺术俗化为纯粹的买卖交易是摆在中国艺术家面前严肃的课题。事实已经表明,不论是从事传统形态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还是热心前卫探索的青年人,都有相当一部分人合格地经受了这种考验。90 年代中期,中国美术的多元化局面逐渐形成。文艺多元化的观念和实践来之不易,很多年来,有人只承认多样化而反对多元化这个概念。其实,多元与多样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多样指品种、品类、样式,多元则主要指观念形态。如果没有多元的观念,品种、品类和样式就不可能真正多样化。中国美术多元化局面的形成,有着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美术作为文艺的一个品类,其发展必然与中国的社会和政治背景密切相关。美术领域的多元格局只可能开始出现在“改革开放”政策逐步深化和民主与法制逐步走向完善的90 年代。其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形成,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增长。而且,随着富裕阶层的出现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的差距,人群中的文艺欣赏水平的差异也逐步显示出来。与此同时,艺术家之间审美追求的差异也越来越大,艺术创作自由也必然伴随着社会民主政治而逐步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不仅会在品种、样式上体现出来,而且还会反映在艺术观念上。举例说,在社会上流行的“前卫”艺术,其基本倾向是对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带有揭露和批判的性质,采用的是“反传统”的表现语言,与以“歌颂”和表现正面形象为主的传统艺术大相径庭。对前卫艺术采取宽容的态度,只有在社会民主宽松的环境中才有可能;对这种艺术的理解和接受,只有在大众的文化教育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再举例说,艺术的某些商品属性本是没有争议的问题,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文艺政策偏“左”,对艺术市场讳莫如深,将其视为大忌,从而束缚了艺术的繁荣。当市场经济大潮汹涌而来,艺术走向市场时,必然会出现一些艺术作品迎合市场需求的低俗化现象。对这种现象,用行政手段压制不会奏效,而只能采取在承认其合法存在的前提下,采取引导的方法。与前面提到的“前卫”艺术与“市场化”艺术同时存在的还有一种艺术形态,那就是坚持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坚持反映现实生活,坚持为大众喜闻乐见原则的艺术创作,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多元”是一种现象,不是艺术作品评判的标准。但“多元”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价值观,只有在尊重艺术创作自由的民主社会,才可能出现“多元”的局面。“多元”中难免出现混乱,不过“多元”不能与混乱混为一谈。多元有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看看今日美术界,既有十分活跃、派别林立的写实油画,也有探寻新表现性语言或抽象形式的油画派系,还有用嘲讽、戏谑和荒诞语言批判现实弊端的绘画创作等等。实验性水墨画已打开了自己的生存空间,综合材料和观念性的美术创作在国内外展事上频频亮相,并受到世界艺坛的关注。
回顾近30 年的中国艺术历程,我们不能不为它取得的成果而高兴,虽然前面还有很多的路要走,道路也不会平坦,但前进的航程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因为我们有悠久的艺术传统,有智慧勤劳的人民大众和代表他们利益的知识精英,我们的艺术家有开阔的视野和胸怀,有勤奋的探索精神。
邵大箴
201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