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代艺术面临并不明确的消费诉求,却一下子就改变了其探索与揭示精神现状方式的动力,取而代之的是商业手段和技术性的不断完善。没有思想锐度、精神碰撞、果敢进取的艺术之心,那么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情又何以堪?商业骚动下的当代艺术,在精神指向上大有“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滋味。
值得警惕的是,总不能让解放精神状况的中国当代艺术最后成为局限精神新需求的方式。需要提示的是,中国当代艺术总不能最后发展成为一种可控的艺术,别忘了只有商业艺术是可控的。
资本化操控的今天,当代艺术的价值指向在全球化背景下变得非常柔软和多元,中国当代艺术从早期非常尖锐的批判和强烈的行动,陷入了精致的单一化的商业模式,在艺术上体现不出独特的创造力,反而趋同于山寨手机的路径,无法成为中国人在追逐精神的一道更自由更开放的窗口,反而成为一种思想和精神上“过时”和 “过气”的麻痹力量。
中国市面上成功的主流艺术,在长达10年其在价值方面的主要诉求集中在对社会问题的反讽、调侃、简单的符号式批判以及一派大红大绿堆砌起来的艳俗上,这种艺术浅层的观念,并且总是拔高的对群体性精神的批判,已经无法满足个性化下中国人精神方面在对接社会现实面前出现新的变化——而这些艺术观念却无法对新的 “变化”,无法体现新的创造力出来,而所有的喧哗几乎只是都停留在商业的漩涡中。
主流艺术其塑造起来的价值观念在新的社会变化下瞬间显得支离破碎,被残酷的甩向了保守与观赏型艺术的层面,从此和齐白石之流没有任何区别。无非又是从消费到虚荣的疯狂滋长,这是中国所有成型艺术的中国式宿命,和艺术精神无关,和社会身份消费指标有关——都是成了麻痹中国人集体心智的多了一道屏障,而不是带来启发性的意义。不过别忘了,当代艺术的核心精神,它指向面永远是开始,而不是宣告结束。只有传统的当代艺术,没有动态的当代艺术,这是主流艺术蜕变出来的毒性产物。只不过,消费的强大滋场掩盖了这类艺术的毒性,实质上伤害了文化在当代艺术领域新的革新力,而不是一种基于现实而具有未来意义的超越。
“温水可以煮死青蛙”,这个在世界杯上的新信条同样也适用于中国艺术界。革命性的艺术最后以最快的速度蜕变成消费品,这就是社会的现实。越来越趋于稳固的现实,而不是不安的现实——这种惰性十足的态度与趋势,值得艺术界的警惕。当代艺术批判的“无情”被中国式的“友情”商业化了,而且外部看上去还很美好的样子。
但是想象中的“结束”到现实中的“新开始”,这段距离在主流艺术层面上得不到任何回应。这也是艺术界需要和能否释放出新价值观念的艺术群体,并将当代艺术带入更高精神和观念层面的追求,则成了艺术界新的问题——如果新的价值观念得不到一个清晰的释放,那么整个艺术界仍然停留在一个价值模糊和老化的系统,将成印证美国人说的“忧郁”的一部分——今天艺术界并没有清晰的讨论新的转变阶段,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走向问题,更多的声音仍然指向作茧自缚似的阶段。
现在市面上成功的艺术作品,你是去承认它之前的价值观念,还是承认它在消费市场中的价值,这常常给那些策展人和评论家带来困惑,而这种困惑的结果在中国看来被处理得非常的直接和圆滑,就是从市场化承认它的合法化,然后承认这种价值,每个利益链上的人都要用几乎相同的诉求不同的组合展览的方式去捞取它的商业价值,这是这个系统的实质,而不把重点放在这种价值放在当下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角度上。
当然,惟一可以解释的是,中国当代艺术的背景建立在社会现实异常错乱的背景下,而让之前的价值判断非常脆弱,这点当然可以解释的通,但是问题是并没有去讨论价值判断的脆弱系统,而是去索取在这个价值系统里各自的回报,这是艺术界非常致命的问题,特别是今天的策展和批评系统备受质疑的前提。
社会在剧烈转型阶段,正像美国《新闻周刊》评述的那样,中国艺术界同样并没有在思想和心理,以及行动上没有去内在的回应。市面上成功的主流化的那些艺术现在在表达理念上,和这个新时代的需求已经“非常断裂”,但是系统还在持续这种滞后的艺术,将其视为中国艺术创造的“土特产”,摆谱给全世界看。但是中国这种艺术上的“土特产”,在理念上几乎和山寨手机如出一辙,那么它的未来又在哪里?
艺术界该是到了真正需要重启“思想和行动”的临界点。30年的代价和付出,是需要继续,还是保守;是结束,还是重新选择走到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但愿没有哈姆雷特那样的疑问,也希望中国当代艺术内核精神不像世界杯高卢雄鸡般传说的“瘟疫”,而显得价值一地鸡毛,让人顿感世界杯的寒意或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