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崛起已被世界所承认,为这个崛起提前制作的象征形式也正在大张旗鼓的进行,这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新国家主义美学意识及其身份焦虑的提前到来,即中国还没有出现与经济崛起相匹配的文化和艺术形式,但我们正为此赶制一种象征全球化崛起的“临时”文化。
奥运会盛大仪式及其在北京、上海完工的十大西方建筑师在中国的展览,全球化风格的巨型展示和巨型建筑,为中国的新崛起身份赶制了一批量身定做的巨无霸派对和新纪念碑,这必然给人一个挥金如土及炫耀美学的印象。
除了巨无霸和挥金如土,电子焰火表演也成为一种新中国梦最具有魅惑力的恰当形式,从北京奥运会、山东全运会到上海世博会,传统民俗的焰火与电脑程序控制以及新媒体的激光表演集合在一起,在全球直播的电视画面中,类似一场天堂美学的电子焰火的巨型迪斯科舞厅的迷幻表演。这也会让人联想到一年一次的象征国家主义的春晚歌舞表演,电视画面上无数性感少女的穿着打扮和舞蹈动作几乎跟夜总会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在规模和仪式上更大而已,由于登上了央视画面的全国直播,夜总会表演也被国家主义化了。
世博会开幕式焰火表演的全球直播后的第二天是五一劳动节,我从杭州登上了一列从广州开往上海的普通列车,火车挤满了神容憔悴的下层打工者,他们大都是连夜赶去上海看世博会的。由于人太多,火车走道上也挤满了人,我足足在列车上站了三个小时。中国的公共交通工具已经能看到明显的阶层分野,比如首都机场和首都火车站就像两个世界,在普通火车上几乎看不到美丽女孩,而飞机场比比皆是;普通火车的乘客几乎人人脸上都有一种底层的憔悴感和劳碌感,他们会为了购买五元钱的小商品或一个十元左右的盒饭思量再三。
这些打工者不顾一切奔向世博,跟前晚的天堂电子焰火直播画面有关。在世博开幕的全球电视上,飞机航拍的镜头就像一遍遍在“抚摸”上海的摩天大楼,而所有上海浦东的摩天楼群又笼罩在电子焰火的天堂般迷幻中,画面感觉比纽约还纽约,中国已经领先性地局部实现了一个人类现代性的天堂样板。中国大城市的现代性摩天高楼的建造决定权大都掌握在各个城市领导人手中,而这一批领导人对现代性城市最初的知识启蒙,都来自一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片头。那个讲述七十年代开放初期中国投向现代性城市纽约怀抱的通俗剧,其片头展现的就是飞机航拍纽约摩天楼群的“抚摸”美学的镜头,这段镜头几乎跟这次世博会开幕直播的画面异曲同工,现在中国人可以亲自抚摸自己的现代性天堂了。
在西方社会已经放弃现代性的摩天高楼美学和GDP神话之时,中国还在试图通过建造超级体量的“纪念碑”摩天大楼证明自己重新站在全球领先的位置。类似的事情在奥运会前后也在当代艺术领域非常滑稽的发生,比如为了证明中国当代艺术也可以制作史诗性的“巨作”,许多艺术家开始制造巨型展览、巨型装置、巨型绘画,这种作品和艺术活动最值得炫耀的,当然是资金投入的已经逼近西方,因为中国人工和废弃仓库便宜,所以每个艺术家号称自己的工作室面积和助手团队的人数已经超过西方人。但他们作品的艺术观念和语言形式还是在抄袭西方艺术,这就像中国各个领域的“加工业”一样,利用国外现成的观念和形式装入中国“材料”,使用中国廉价的工厂仓库和工人制作,再拿到国际上销售。
前十年在西方走红的不少艺术家,像张洹等,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回国建立了庞大的工作室,有些甚至由数十个工人帮他制作作品,他就像一个“包工头”或者接国际订单的艺术贸易商。国内的艺术家也在仿效,像草场地的一些艺术家,有一千多平米的工作室,里面就像一个产品陈列室,用西方观念艺术生产的各类作品应有具有,从绘画、雕塑、摄影、版画、行为艺术文献到Video艺术,如果是一个西方成熟的收藏家他一定不会买这个艺术家的作品,因为这个艺术家完全把“先锋艺术”当作一种前卫产业来做了,但大批的中国内地及东南亚不懂艺术的收藏家还是会光顾。不过这种情况在金融危机后已经少很多了。
在市场泡沫高潮的时候,很多前卫艺术家都似乎成为了前卫资本家,每个人都号称自己的个人展览要投资一百万,为了中国前卫艺术赶上西方不惜“挥金如土”。在西方已受到嘲笑的前卫艺术家在中国却受到追捧,比如英国的达米恩·赫斯特,许多中国艺术家对他的用钻石做成的标价一亿美元的“骷髅”很崇拜,有些中国艺术家声称要用古董直接做装置作品的材料,这样卖到一百万以上没有问题,因为光是古董材料就值这个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