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沈语冰: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九个问题
沈语冰: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九个问题
作者:沈语冰    来源:沈语冰博客    日期:2010-08-12

沈语冰答《艺术时代》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九个问题

1. “当代艺术”作为约定俗成的概念是否合理?

合理。任何概念,只要是约定俗成的,基本上就是合理的。但是,它的合理性只能维持到人们开始质疑它,越来越强烈地感到需要用另一个概念来取代它时为止。

2. “当代艺术”与“非当代艺术”的区别是什么?

当代艺术虽然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但却不是一个简单的年代或时间概念,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年代上属于“当代”(比如21世纪初)的艺术,都属于当代艺术。换句话说,我理解的当代艺术是一个具有一定规范内容的美学概念。我认为只有与当下最迫切的艺术问题,或与刚刚过去的艺术史相关的艺术,才是当代艺术;相反,与当下最迫切的艺术问题,或与刚刚过去的艺术史毫不相关的艺术,不是当代艺术。

3. “当代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同样在于它们是否与当下最迫切的艺术问题,或与刚刚过去的艺术史相关。凡是相关的,就是当代艺术;而凡是不相关的,就不是当代艺术。至于什么叫作与当下最迫切的艺术问题,或与刚刚过去的艺术史相关?这是一个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能回答的问题。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标志是:他无时无刻不处于当下问题情境的压力下,无时无刻不处于与刚刚过去的艺术史的关联之中。

4. 中国当代艺术的功能是什么?

与其问“是什么”,还不如问“应当是什么”。“中国当代艺术的功能是什么”之类的问题,根本无法回答。而“中国当代艺术的功能应当是什么”之类的问题,却包含了回答者对未来的许诺,对理想的憧憬,对美好后果的期待等等。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功能应该是:从根本上反思中国现代艺术的种种扭曲与失误,重新思考从中国传统艺术导向现代艺术,并推进至当代艺术的尚存的可能,然后立足中国当代社会的现实语境,以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在与中国古典艺术传统与现代艺术传统,以及与西方当代艺术观念、媒介、方法所形成的网状结构的张力中,来为这个时代提供最强有力的表征。

5. 支撑中国当下创作与批评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又是一个“是”!我对这类本体论问题感到厌倦,不知道如何回答它。我认为支撑中国当下创作与批评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现代性的价值观。也就是我早些年提出的规范性的现代性概念所包含的所有核心价值:个体主体性(自我)、科学客观性(自然)、政治自由、道德自律以及艺术自主。当然,我理解的这些价值观,已经不再是欧洲启蒙运动中作为理想提出来的带有准原教旨主义色彩的启蒙现代性观念,而是经过现代主义(包括某些“后现代主义”)长期反思、批判与校正过的重建的现代性观念。举例言之,我理解的个体主体性,包含了包容他者的意思,亦即不再是启蒙现代性概念中的原子式自我,而是强调主体之间的关系的自我。

6. 人格是不是判断创作与批评的重要维度?

人格是一个艺术家创作出真正重要的作品的绝对先决条件之一,也是一个批评家能够从事真正重要的批评工作的绝对先决条件之一。因此,它也是判断创作与批评的重要维度。但这里有一个同样关键的问题,即不要将人格与作品(包括艺术创作与艺术写作)简单地等同起来。因为对人格的判断,甚至难于对作品的判断。一般来说,人格要由历史来定论,当然究极而言,作品也要由历史来定论,但作品等待判断的时间,不需要人格等待判断的时间那么漫长。

7. 中国当代艺术的诉求和标准是什么?

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诉求应该是:对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评论与重述,对中国当代现实的评论与批判,对国外(特别是西方)当代艺术观念、媒介、方法的评论与取舍。如果说,中国传统艺术只需要在传统内部进行重述与革新,中国现代艺术既要面对传统艺术语言的既定程式的压力,又要面对西方强势艺术文化的挑战压力,那么,中国当代艺术则面临着三重诉求:第一,对古典传统的价值的再认识;第二,对现代传统的清理与重整;第三,对外来观念、媒介、方法的选择与改造。标准是:看它能否在开放、比较与相互参照的条件下重新认识传统艺术的内在价值及其缺陷;看它能否认清现代艺术的种种悖谬、扭曲与失误;看它能否有效地吸引并改造外来观念、媒介、方法,最终在三方面的压力下,做出真正有意义、有活力的东西来。

8.中国当代艺术在三十年社会发展历程中的角色及实效是什么?

我曾在《现代性概念的规范潜力》一文中,回答过类似的问题,只是涉及的时间跨度更长一些。我在那篇文章里指出:艺术现代性的真正核心是走向自主,然而,中国20世纪的美术进程,似乎正好是逆向而行。自主意味着一系列自觉的分离,首先是从宗教和政治体制中分离出来。在欧洲,这在体制上表现为18世纪以后从教会赞助和宫廷赞助中独立出来;在理论上表现为康德为趣味自主所作的艰难论证;其次,是从市场营销策略中分离出来。这主要体现在“为艺术而艺术”这样的口号中,或至少其旨意如此。至于他的作品最终被吸呐进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这不是他的事;最低限度,他可以做到不要为了迎合市场而出卖自己的美学标准。这两条应该成为艺术自主的核心内涵。反观中国近代美术,我认为恰好走上了与自主艺术完全相反的道路。首先,在前半期,中国美术史几乎笼罩在政治意识形态之下,其中影响最大的美术教育与美术创作思想——所谓徐悲鸿体系(不同于徐先生个人艺术)——是以自觉地使艺术服从于政治为前提的。其次,在后半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中国美术(包括所谓当代艺术),则又以市场为导向,赤裸裸地沦为资本(包括国际资本)的运作对象。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极个别的艺术家没有放弃现代性承诺及其美学抱负(一种理想主义,这在80年代的新潮美术中曾经昙花一现)。

9. 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方向是什么?

我从不预测艺术的未来方向将会是什么,但我可以提一点个人希望(仅仅是希望):中国的当代艺术可以在一定的理智和思想水平上来进行。当代艺术是非常知性的事业,在西方,当代艺术甚至被笼统地理解为观念艺术。既然是观念艺术,那就有必要首先使我们的观念达于知识的一般前沿,也就是说,当代艺术家更多地是一个有社会关怀和人文关怀的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的特点就是运用概念知识(而不独直觉),这就对当代艺术界(包括艺术家、批评家、艺术经营者、媒体、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理智素养方面的要求。而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环境远不能令人满意。最大的问题是艺术教育,而艺术教育的问题则在教育理念的落后,而教育理念的问题,又在于学科建设的薄弱,学科建设的问题,则在于基本文献的匮乏。与外国文学、西方哲学等成熟的学科相比,我国美术史、美术理论与批评的学科建设(特别是其文献积累)是远远地落后了。让我再重复一遍:艺术的衰落,首先总是缘于学术的衰落。

2010-4-13于杭州

(发表于《艺术时代》2010年第3期)

关键字:沈语冰,当代艺术,九个问题,艺术时代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