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抽象一个尚未完成的现代性——王端廷访谈
抽象一个尚未完成的现代性——王端廷访谈
作者:王端廷    来源:《库艺术》    日期:2010-09-19

置身东西方语境,俯瞰抽象艺术

按照西方艺术史的逻辑,抽象艺术是现代主义的一个概念,他在某种意义上是西方现代艺术的精髓与集大成者,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的逻辑终点,西方现代艺术的最终目标就是抽象艺术。抽象艺术在西方已成为一个历史现象,但在中国却是我们艺术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的现代艺术已经发展了100多年,而中国改革开放才30年,这致使许多课题我们来不及消化,尤其是抽象艺术。

实际上,西方的抽象艺术是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其实在我们国内也是一样,从改革开放前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意识形态改革转到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建设,实际上发展中最实质性意义就是我们的生产方式开始慢慢转型,从传统的农耕文明向机械化的工业文明转化。从这里,我们中国找到了社会的历史进程与抽象艺术的一个契合点。在农耕社会抽象艺术很难被理解,所以改革开放前我们一直在批判抽象艺术与整个西方现代艺术,并认为西方现代艺术是形式主义的艺术,而形式主义的艺术是资产阶级的形式主义。实际上是我们不理解形式主义,西方抽象艺术的形式主义是有内容的,它的内容是科学,是数理精神。对于处在农耕文明坏境中的中国来讲,西方的数理科学是陌生的概念,因为中国的农耕文明是以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感性主义的思维方式作为我们文化的内在核心和本质。抽象艺术是与数理科学同构的,所以中国人一开始把握不住它的本质。我们的工业文明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所有的机器的“器”都是西方人发明的,我们在接受了这种西方工业文明之后才开始慢慢回过头来对这些现象背后的理论进行重新认识,这时我们才找到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是与我们的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活相关联的。例如说,电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原子、中子也是,这都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也是抽象艺术的一种表现,甚至是它产生的根源。过去我们说抽象绘画是形式主义,是空洞无物的,其实抽象艺术是有内容的,它的内容是物质世界的、微观的和宏观的部分,它超越我们的眼睛,是人的视觉中感受的一种东西,这是抽象艺术表现的内容。然后抽象艺术一个更重要的内容是表现世界内在的规律,他把看不见的规律形式化、图像化,把它变成一个形象,把一个看不见的东西呈现出来。

抽象主义在西方:“心象”与“智象”

抽象艺术分两种:一种是康定斯基的抒情抽象,也称“热抽象”;另一种是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也称作“冷抽象”。我把这两种抽象用另外两个概念来阐述,即“心象”和“智象”。康定斯基的抒情抽象出自于“心象”,表现人的心理感受、喜怒哀乐。而蒙德里安的抽象出自人的智慧,他不表达感情,而是对上帝创造的自然万物与世界发展内在规律的一种探索与认识,所以称作“智象”。

中国抽象艺术没有经历过类似西方现代艺术的演变,我们接受的是抽象艺术的成果,而不是抽象艺术产生的逻辑发展历程。从‘85新潮美术开始就有人画抽象画,但是如果将中国的抽象艺术放到世界艺术舞台或者艺术史的历史视野中考察,真正有创造性并能够给整个抽象艺术以贡献的微乎其微。另外,抽象艺术就像科学一样,它没有民族性,没有东方抽象与西方抽象艺术的区别,当然也有人这样分。但抽象艺术是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事物的本质是不以表象来划分的,所以我反对以国别、民族划分抽象艺术。一旦抽象艺术有国别或民族性,这就意味着它还停留在一个事物的表象,因为抽象艺术的本质是“理”,物理的“理”,理性的“理”,它揭示的是世界万物共有的、内在的、永恒不变的本质。抽象艺术不是写实艺术的对立面,而是对写实艺术的深化。

抽象艺术产生之前的艺术史都是在不断地从自然物象的外在走向内在结构,抽象艺术已经接近他所要做的事情。表面上看起来,中国有很多人在做抽象艺术,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不具备从事抽象艺术的基本素质。抽象艺术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是科学理性,西方的抽象艺术无论是心象还是智象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心象是建立在色彩心理学和完形心理学的基础上,几何抽象更多是建立在以毕达哥拉斯建立起来的数理科学的基础上。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按照数学的规律来组成的,因而通过数学能够解释宇宙的结构与运行规律,比如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艺术是对宇宙的内在奥秘、数理学的一种解释。即便是康定斯基的抒情抽象,也仍然有数学基础,甚至是抽象表现主义。波洛克所谓的是对受精神自动主义,其实就是受弗洛伊德潜意识学说的影响,表现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潜意识情感。

西方抽象的逻辑终点

按照西方抽象艺术的逻辑发展过程,抽象艺术从康定斯基开始,到单色画时已经走到了终点。西方抽象艺术家所做的事情就是对画面形象不断地进行简化,首先是从外在到内部,又从内部不断地变形、重构、简化,到极简主义出现时,抽象艺术就走向了逻辑终点,这是抽象艺术的自身逻辑。

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中,从康定斯基到极简主义,最后出现单色画,这时抽象艺术已经不能再抽象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还有一个社会学的原因,对抽象艺术的迷崇与探索来自于对机器工业文明的崇拜以及对生产力提高的追求。工业文明发展到最后就是生产力高度发达,创造的物质财富高度丰富,这时人们就已经不再迷恋机器,这是一个历史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情境融合

客观上,我们100多年来始终面临着中西艺术的差异与融合,或者说是中国对西方艺术的学习和借鉴。但首先也是最根本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艺术要学习借鉴西方艺术?因为我们中国文化存在不足,所以才需要学习西方艺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学到西方抽象艺术的精髓?

中西文化存在着强弱的差异,我们属于弱势,西方是强势,而这个强势会损害甚至剥夺弱者的生存权,这就是我们说的现代史。中国被侵略、被列强践踏的历史,因而才有“五四新文化运动”,才有“改革开放”。在世界多元化的文化链条上,中国文化处于较低的位置,这是我们要学习西方文化的根本动因。如果认为坚持自己的文化精神或原则使我们又回到原点,中国被动挨打的历史就会重现,其实我认为我们不要搞错文化和生命的位置,中国人往往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是错位的,我们往往为文化而生存,而不是让文化服务于人,所以我们过去的行动被束缚在中国的封建道德间,人的生命为许多生命之外的价值服务,但在西方自古以来的文化准则是人本主义,这是为了生命、为人服务的,这是西方文化的根本核心,是他的人本主义的世界观,是他的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

“纯粹性”的丢失

从大的历史进程来讲,中国这三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非常短暂的,我们处在变化之中,还没有转到恒定的常态,所以这种变化之中的艺术现象的混乱也是必然的。但是令我们害怕的是,我们没有学到西方文化真正的精髓,但同时又把自己原有的优良品质丢掉了,这是混乱的根本表现。如果纯粹地按照中国文化,在我们几千年的封闭状态上,我们也是非常有秩序的,但是在我们的系统被打开并与另一个系统进行衔接时,出现了一时的非正常即非此非彼的状态,我们应该允许这种状态存在。从历史进程来讲文化的发展、演变,它要以一个更大的时间单位来看,尤其要站在一个更遥远距离上来看。

西方的抽象艺术与我们中国固有的思维方式是矛盾甚至是对立的,所以既要保留中国的感性思维方式或者说我们写意艺术的精髓,同时也要接受西方理性思维。经过我们上百年的探索已经有一些成果了,比如说朱德群、赵无极、吴冠中,他们就是中西融合的最高的成果。实际上我们发现在朱德群、赵无极之后也有好几代人画中西融合式的抽象画,但没有人能超越他们,他们的融合就像驴和马生的骡子一样是没有生殖力的。其实我对这种中西融合的探索也保持着一种期待,但理性告诉我这种期待是没有结果的,这就是中国抽象艺术的困境。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艺术的任何创造都要被整个世界文化的标准所判断。如果按照这种标准,中国抽象艺术究竟对人类文化有什么新贡献是抽象艺术家要思考的问题。你既要面临中国的文化背景,同时也要面临西方文化背景,你创作的动因和结果都要接受这种世界当代文化价值的评判。

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已经看得非常透彻了,西方文化界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并不是好多人认为的西方人对中国人不了解,而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比他们了解的中国文化更多。其实未必,因为经过鸦片战争以来这么多年的交手,他们已经摸清了中国文化的底细,他们对中国文化价值的评判已经形成他们的定论。西方学者不认为中国文化是一个超越、高于他们的文化,相反,他们是居高临下看中国文化的。

所以坚持中国文化的国学家或国粹主义者是悲壮的,是值得上帝青睐的,他们坚持的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我认为对中国文化的坚持是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维护,只是从全球化的意义上有价值,对中国人自身则是另外一回事情。

关键字:王端廷,抽象艺术,现代性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