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谁来担当建构和表达中国美术观的责任?
谁来担当建构和表达中国美术观的责任?
作者:张咏清    来源:《美术报》    日期:2010-12-14

关于中国美术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美术观,它是一个人对美术活动及现象的一种看法和观点。但作为“中国美术观”这个大概念,关键是要表达中华民族对美术活动及现象总的看法和整体评价,是站在国家的、民族的、社会主流的审美立场,来审视美术活动及现象,是特指中华民族美术活动和现象的独特的看法和观点,是有别于外国的或世界性的,即用中国的审美元素表现造型和图像,并用中国的审美文化来表达观点和看法。

中国美术观包容在中国审美观之中。中国审美观造就了中国的国粹艺术——京剧、国画、书法、民间艺术等,而国画、书法、民间美术等又促进了中国美术观的形成。

因而,中国美术观应体现民族性、主流性、长久性。并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具备中华民族的审美元素和语言;二是社会主流的审美看法和观点。否则,形不成“中国美术观”。

当前的“现代美术观”

近一个世纪以来,在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作用下,中国美术观一直处在不断强化之中,突出表现在美术作品的宣传教育作用,从为抗战救亡呐喊,到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以及“文革”时期为突出政治服务等,都在一定程度突出和强化了政治性实用的“中国美术观”。改革开放后,国门洞开,各种艺术思潮涌入,一些“艺术与国际接轨”、“艺术全球化”思潮似决堤的洪水在中国美术界肆虐,使先前形成的中国美术观处在迅速消解的弱势状态,“真、善、美”民族审美标准受到质疑和冷落,而一些丑化民族形象,丑化领袖的中国政治波普甚嚣尘上。这些人捡起西方人早已丢弃的东西当圣典,欲在此基础上建立所谓“现代美术观”。试想,这种有损中华民族形象,为西方别有用心利用和服务的所谓“现代美术观”,不可能被中国当代社会和大众接受,它只能是昙花一现的思潮而已。(实际上,这些东西在西方也是属于非主流,处于边缘化的“先锋”状态。)

当代中国美术观的形成到现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30年代——70年代末,是当代中国美术观强化期,涌现了一大批唤醒民众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流审美作品,(以版画作品为例)如李桦的《怒吼吧中国》(1935),黄新波的《卖血后》(1947),古元的《人桥》(1948),李桦的《征服黄河》(1959),徐匡的《主人》(1976),晁楣的《北方九月》(1977),宋源文的《不眠的大地》(1979)等。7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当代中国美术观成熟期,创作了一批内涵精神和形式美相统一的作品。如晁楣的《松谷》(1983),宋源文的《疾风劲柳》(1980),郑旭的《拉姑风情》(1984),刘建的《逝去的辉煌》(1986),王劼音的《山水》(1993)等。90年代初——2009年,是当代中国美术观弱化期(混乱期),一种审美盲目、无知及审美自残充斥画坛。如一所重点美术院校的教授站在街头,在学生身上糊涂乱抹;美术学院的教师鼓动男女学生混裸;美术学院研究生的低级趣味审美追求,画小便和大便;以及丑化中国人形象,以丑陋、恶心、自残、自虐等为表现目的。在这美术观混乱时期出现的这些作品,以艺术表现多元化为幌子,与民族真、善、美审美标准相悖,表现摧残观众视觉和心灵的画面,彻底背离了美术作品审美表现的原初目的。他们体现出的美术观绝对不是我们“中国美术观”。

构建和强化当代中国美术观的必要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华民族,日益坚定地迈向现代化强国,经济的巨大繁荣,必然伴随着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的复兴、崛起。民族文化和科学、教育的发展,必然产生充满民族自信、自豪感的民族文化观、民族审美观、民族美术观。目前,西方文化观、美术观在我国的强势,以及我中华民族美术观日益弱势的状态,甚至出现西方美术观偷天换日取代中国美术观的混乱现象,不仅影响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更影响着民族文化的复兴,这与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现代经济强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所以,构建当代中国美术观,已经成为美术界义不容辞的、功在当代美术事业,利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推进当代中国美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十分急迫的任务。

关键字:美术观,民族文化,责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