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在美国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时间沉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规范,美国的每家媒体有它的风格、立场(投资方)、政治趋向,不强调主旋律却宣传它特有的观点。1962年创办于旧金山的Artforum杂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为评论家提供良好的编辑服务以及保持独立的批评态度,见证甚至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美国艺术评论的规范化历程。
美国人安静有着社会科学的学习背景,2004年来到中国之后一直观察与学习中国当代艺术,从事艺术翻译工作并担任Artforum中文网编辑,在她的观察中,中国与美国的当代艺术评论有着怎样的区别?艺术评论在社会的位置如何?艺术评论可以给观众提供什么?通过她的回答我们可以了解美国艺术评论的行业状态以及她对中国艺术评论的看法。
记者:在您的工作中,以展评栏目为例,谈谈如何选择艺术评论的稿件?Artforum的中文网与英文网的选稿标准有区别吗?
安静:评论者必须有高度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独立观点,并且其思想具有创造性。我们不指定哪些展览要评论,首先要求评论家与办展览机构无关系,也希望批评家跟他批评的对象无生意或策划人的关系,我们提倡个人写作的风格,并愿意把编辑的选择内容的那部分责任放在评论家手里。
西方的艺术评论有它的传统,中国的评论方式也有它的特点并且在发展中。虽然我们网站的评论语言与逻辑表面上是一样的,背后的文化语境与读者很不同。西方有50多年的独立批评传统与支持此传统的一个媒体系统,并不强调“主旋律”或集体概念。评论(criticism )在西方的文艺领域里是用理论来支撑,可以说理论成为规范评论的要点,评论同时也包含客观的分析,并且评论的目的是要在公开的平台阐释艺术,提高大家对艺术的认识、了解,提高艺术本身的水平。很多画册出现的文章应该算“赞美艺术评论”吧,作者虽然有时是冠以“评论家”之名,却不算艺术评论家(art critic)。
记者:“可以说理论成为规范评论的要点”是否指艺术评论所强调的方法论?
安静:在西方,艺术、文学批评都会使用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如果批评家在此系统之外,其写作很难称之为批评。批判理论所涉及理论家如哈贝马斯(Habermas)、拉康(Lacan)、福柯(Foucault)、阿多诺(Adorno)、德里达(Derrida)等是基本的人物,到了当代与艺术批评有关的更多理论家,如德勒兹(Deleuze)、加塔里(Guattari)、福斯特(Foster), 朗西埃(Ranciere)、鲍德里亚(Bourriaud)甚至齐泽克(Zizek)都是常听的名字(编者注:详细关系见后表)。
记者:谈谈您在约稿、编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安静:最大的问题就是独立而热爱写作、热爱艺术的人太少了。评论家单单依靠做独立评论养活自己不太现实。我们的小媒体没有能力跟大商业性的媒体相比,暂时只能提供热爱艺术、热爱评论的人一个平台,这也是网络媒体的内在问题之一。偶尔有被我们批评过的人会反馈不喜欢某篇文章,希望可以商量撤稿或让我们“了解”实际情况。这种情况只是说明艺术媒体里独立的身份和思想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记者:在您的观察中,中国的艺术评论者是否有足够的写作平台?他们的工作都是如何展开?与机构合作?依托某个活动、机构或者基金会?这一情况与美国相比较呢?
安静:中国的艺术媒体很丰富,甚至太多了。我相信中国的艺术评论体系也会逐渐的按照本地的情况而发展。我不认为艺术批评需要活动来支持,它本身就是以文字展开的形式,但是类似于批评家的基金会如CAAW评论家基金或Artforum的“艺术论坛批评写作奖”是有必要的。
中国的媒体形式与美国的媒体形式和观念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新闻需要宣传“主流”的看法,相比之下,美国的每家媒体有它的风格、立场(投资方)、政治趋向,不强调主旋律却宣传它特有的观点。我认为对中国的批评界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政治,这向来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做媒体、做评论的人都很清楚:必须避免不政治正确的艺术家与话题。谁也不愿意冒险,这现象导致的结果是评论的声音都很相似,更多的人愿意谈与经济发展有关的事情,或讨论艺术的“美”,为了和谐就不愿意谈表现社会负面现象的艺术。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是古老的,并不是在当代艺术它才表现得比较多。作为比较了解中国人的内在写作风格的美国人,我认为直面这方面问题的艺术评论家相当少。中国虽然有很多评论者,但大家只记得几个名字,只追求最高度的名气和所谓的“正确”态度。
记者:在采访中,有人认为艺评人是一名知识分子的角色,“艺术评论是知识论辩后的文字生产结果——对美学、创作、机构批判、文化政策、艺术生产环境、国际思潮的激辩、激荡,艺术评论的生成无法独立于艺术的生产环节,它是在面对整体的艺术生产环境中,以文字为媒材,经由交流与思辨后所回应的产出。”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中国的艺评人在当代艺术中是怎样的角色?在社会上呢?在美国社会,艺评人又是怎样的角色?
安静:我基本上同意此观点,只能补充一句:中国艺术批评是隐含着特殊的局限(政治、关系网等)。但我不认为艺术评论家在任何社会上会有多少影响,至少它的影响小于艺术作品。艺术批评或评论要作为艺术家的镜子,作为社会的人观看艺术的千里眼,帮他们看艺术在社会背景里的关系,同时也要作为的显微镜去帮大家分析艺术家、作品、实践等。最客观的批评态度应该得到最广泛的社会欢迎。整个艺术行业本身在中国是非常边缘化的,全世界也是这样状况,但是中国艺术作品也有一、两件曾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比如罗中立的《父亲》。
记者:您强调独立的态度对于艺评人尤其重要,这是否涉及到艺评人职业道德的问题?在美国,艺评人是否也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安静:生存在今天社会里本来就不容易,而在发展经济的情况下,任何行业会有职业道德的问题。美国也有,只是艺术评论已经达到了规范,有些事情大家就不认可。两个国家的情况也很相似,只是程度上不一样。就像我刚才说的,很难维持独立生活,我所认识的纯粹评论家很少,都是在纽约的同事,我认识的“独立”评论家几乎都有学院在背后支持,或者自己有不错的家底。很多年来,我靠翻译维持自己的生活,在artforum.com.cn做编辑以前,写评论只能作为业余爱好,而没有把它视为自己职业。我相信中国的很多评论家也是类似的情况。
记者:在您看来,艺术评论在美国存在着怎样的行业规范?
安静:规范总是由时间的累积而定的,美国的艺术批评规范在不少程度上受了Artforum杂志的影响。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也没有关于艺术批评的标准,它是由各种艺术家自己写作和艺术理论家而逐渐形成的。我相信,就像瓦萨里与张彦远的写作方式不同一样,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产生独特的批评方式,这已经在中国发生。
记者:Artforum是如何影响了美国的艺术批评规范?它为批评家提供一个怎样的平台,或者说它是如何建立自身的权威与学术影响力?
安静:Artforum自1962年成立以来,就是保持独立的态度,让艺术家、批评家写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没有讨好广告商或画廊。一开始画廊等人当然很生气,因为没有他们的信息;后来杂志被认为反映一种真正独立观点的时候,曾经生气的画廊人却更想进入它的评论部分。所以它成为属于艺术家的杂志,只谈艺术家与批评家真的感兴趣的话题,与商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需要漫长的过程,也许在中国生活的人已经习惯了这么快的速度,习惯于事情马上得到结果。
记者:您觉得中国的艺术评论存在哪些迫切的问题?
安静:国际视野对于中国评论家来说很重要,数码时代的特点就是信息的迅速传播,而不同语言已经不是太大的障碍,我希望中国的评论家更多考虑国际的观众,考虑到他们已经是国际性讨论的一部分。虽然国内有它特殊情况需要本地评论家来对付,但当代艺术的世界需要听到更多的中国评论家的声音。尤其在当下,不能再拿出“不同价值观”的说法来回避关键问题。 拿我的现在工作的网站为例,只要评论家诚恳想参加这种国际性讨论,我不会阻挡任何人的评论家看法,甚至与我自己很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