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英特越逸“太白风”——董萍实及其艺术简介
英特越逸“太白风”——董萍实及其艺术简介
作者: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09-05-10

综述

董萍实,又名平实、平石,字三甲,号天池。美术教授。艺术独创与完美主义者,中国画“纹象山水”创始人。

甲申年(1944)元月一日生于榆树。1965年7月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长期以来,先后任教于东北师大美术系及深圳大学艺术系。

1960年始,拜著名北宗山水画家孙天牧(北宗巨匠陈少梅入室弟子、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为师,精研北宗山水,“画 李、刘、马、夏,笔精墨妙,几可乱真”,并于广议博考之中,得传统真谛;自1984年创作《月儿姣》(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始,力倡“二次造山运动”,重铸山水精神,创“纹象山水”。在数十年漫长、艰辛的求索拓创过程中,别开天地,成功地建构了一个博大精深、魅力四溢的艺术世界。

其画风奇绝浪漫、自然厚逸、旷达超迈,因与李太白诗风遥相呼应而被称为“董萍实太白风”。其人则因超迈的人格、放达飘逸的情怀而被称为“董太白”。

其“纹象山水” 源于华夏民族文化的源点“纹”,系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精神与当代人的情、理、欲以及现代水墨形式语言化合为一的产物。以“二次造山”所拓创的个性化形式语言(新书写)为本体,把山、水、物、人“纹化”,在“纹化”亦即注入观念情感、化自然景物为“纹象”的过程中,促使天然图像与人文符号共生,自然精神与人格精神和鸣,性灵情感与物化形式相得益彰,化生出了一个新而美的艺术生命。

董萍实的艺术,意境深远,品位高洁,谙合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大众审美心理,富有东方神韵和传统与现代交融之美 ,文化内涵丰厚,形式美感强烈而又独特,被专家视为“大小李”、“荆”、“关”、“董”、“巨”……等一个个变革之后,又一“具有形态学、美学双重意义的突破”,受到海内外各界广泛推重。

几十年来,形式创构与本体研究紧密结合、审美创造与人格完善内外互动,形成了“三美“(艺术美、自然美、人格美)合一、蓬勃而又混茫的宏大气象。

因其独到的建树,成果被收入《今日中国美术》、《中国当代美术图鉴》、《一代名家》 等诸多文献,被确认为中国当代代表性美术家。

专家评论摘录

周韶华(湖北省文联执行主席、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教授):天马行空、弘道养正的董萍实,令人振奋地建构了一个壮阔恢宏又充实精微、理性精神高扬又自然而然、切近现代人心灵又玄远深邃、超越现实又亲切质朴、自然生命与自由人格本真气质本真激情高度契合,同时极富形式美感的大文化篇章……他终于把自己的生命和人格与宇宙生命、艺术生命化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步入了圆融通透无碍无滞、生生不息的化境,在艺术上实现了重大转折。取得了重大突破(《董萍实重铸山水精神赞》)。

刘国松(台湾现代水墨泰斗、教授):萍实直言不讳我和周韶华对他的影响,但又坚持与我的画风拉开距离,那种特立独行、胆敢独造的精神无处不在……创造,永远是艺术的真谛。艺术家在美术史中的定位,艺术品的价值,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都在于创造。在我看来,董萍实是开拓创造者中的一员大将(《创造者董萍实及其艺术世界》)。

齐凤阁(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美术理论家):在传统山水画演变的过程中,“笔墨”一直处于中心位置,皴法则是重中之重。画史中常见的某某家样的呼称中,除“马一角”等别具图式变革意义之外,“米点山水”、“抱石皴”等均属这一现象的直接反映。董萍实的变及“董家样”的确立,初看也是如此,实质却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传统山水画的诸多大家之变,本质上是在一条路线上的延续、充实、完善,而董萍实的“新北派”山水,则是通过他所倡导的二次造山,以“新书写”、“纹”——“纹象“的生发为基础,建构了一个新的形式语言体系,富有原创性和现代性……作品中涵咏阐发的,是他重铸的山水精神,是今天这个时代的精神。因而,他的艺术便具有了时代的文化品格,实现了具有形态学、美学双重意义的突破与超越,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从本体上真正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董萍实太白风——山水文化建设中的审美超越》)。

翟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艺术美学家):董教授的艺术既十分传统,又十分现代,明显地具有超越主客、古今、东西、中外对立的“融创性”。他的创造,使我再一次联想起一副佛家楹联:一口将先天祖气咀来嚼去吞进肚里放出光明  两手把大地山川捏扁搓圆撒向空中全无色相

鲁虹(深圳美术馆研究员、美术批评家):看董萍实与王长百的画展,我最突出的印象是:他们师生二人虽然都潜心研究过西方现代当代艺术,但他的们在进行自己的创作时,却并没有用水墨的媒材去简单地转译西方现当代艺术的语言,而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重新审视传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新的转换和创造。这恰恰的使他们分别找到了一条从传统走向未来的道路,这在强调民族身份的后现代语境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日本著名作家兼理论家大岗信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人类文明的产物一切都隐藏在过去的时光中,而对于这个未知的世界,我们需要做的便是认真发掘它,以便获取未来。他还深刻地指出,杜甫、李白等伟大的人物属于未来,能真正进入他们的世界,我们就可以进入未来。因为,艺术最伟大的力量就在于它可以把过去变成未来。我并不知道董萍实与王长百看过大岗信的这段话没有,但我感到他们与大岗信的心是相通的,这也是他们能够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建构在一起的深层原因(《由传统走向未来》)。

孙振华(深圳雕塑院院长、美术批评家):现在从事水墨创作的人很多,为什么成就各有不同呢?我感到董萍实王长百师生有一个很突出地地方,这就是他们的学养。从董萍实的画论中,我除了理解了他所要表达的思想,同时还读到了他读书和思考的生活过程,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其实就是他的生活方式。我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了他们对水墨现状清醒的认识以及他们有针对性地从水墨艺术的实际境遇出发,所采取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这次在深圳办展览,我才第一次看到了他们的原作。说实在的,我感到惊讶。也正是通过他们的作品,我看到了水墨艺术丰富的可能性,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们“重新洗牌”的信心。我为他们没有参加前年“重新洗牌”的展览感到遗憾(《由传统走向未来》)。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字:董萍实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