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早期油画家行列中,沙耆是一个特例。曾经艺途飞扬,但旋即坠落,于是他沉默,困顿,长期被病魔缠绊。神智的混乱并未使他就此让艺术谢幕,而是依着潜意识的驱动,始终图画不辍。——得耶?失耶?病痛使他完全远离了丰富而正常的生活轨迹,也使他无知无觉地躲避了尘世的搅扰,即使生活在“与世隔绝”的情境中,他却依然得到了无以数计的艺术作品。
显然,沙耆是一位为艺术而“迷狂”的画家。“迷狂”主要来自于他的内心情感,来自于他的从艺品质,这与他平素的“默默无闻”形成鲜明的对比。
沙耆一生颇富传奇色彩。他原名引年,又名贤菖,字吉留,1914年生于浙江鄞县沙村。早年在上海昌明艺专、上海美专、杭州艺专和中央大学艺术系习画,后由徐悲鸿推荐,于1937年赴比利时自费留学,作品曾两度获得皇家美术学院授予的“优秀美术金质奖”,颇受到重视;并与毕加索等著名现代派画家共同举办展览。然而,生命突然拐点,沙耆突患精神分裂症,不得不于1946年回国。由于疾病,徐悲鸿聘他赴北平艺专教学也未能成行。自此,他长期蛰居故乡,耐着病痛,仍默默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地创作了不计其数的作品。缘于众多画界人士的欣赏与支持,这位不谙世事的老画家的作品得以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1983年5月18日,由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共同筹办的“沙耆画展”在杭州开幕;2001年3月1日,由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沙耆七十年作品回顾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后在上海美术馆和台北历史博物馆巡回展出。然而,老画家在病床上,无法亲临展览现场。
沙耆的经历,总让人想到凡高。同样为艺术而“迷狂”,凡高过度地燃烧着自己,以致于被火球一样的阳光炽烤着,在浑身扎满麦芒的刺痛中,仍挥汗如雨地创作。与凡高相比,沙耆显然平和许多,但他的内心不乏燃烧的激情。他被病痛和迷狂一同挟持着,日子的孤寂与创作的欢畅此起彼伏。
沙耆早年从古典写实开始,而后深受印象派、表现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等影响。虽然身处病状之中,但其画面结构却秩序井然,大的纯鲜色彩团块,红色与绿色,黑与白,幽深的蓝色,相互交织,相互匀停;他的油画用笔粗放,但并不狂野,一笔一笔扎实沉稳,从不含糊。这说明他具有的良好的绘画基本功,也说明能够让他得以“正常”和“清醒”的或许只有“绘画”一途,或者说,图像和色彩仍然留存于他心理底层能够过滤、沉淀下来的经验知觉范畴之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病态”和“无意识”成全了沙耆。就是因为长期处于一种恍恍惚惚、含含糊糊的状态中,却让他获得了“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意象审美境界。正是因为其命运的磨难,使之“无序”的生命经历,换来了“有序”的艺术创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