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西元以大写意花鸟画而出名。可是,他也画人物和山水以及其它,不过人物和山水都是一些刻意表现某种情趣的小品,虽然独具风味,但是难为大家之作。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处于多样性的矛盾之中,表现出了学养的多方面,可能就会反映出专业性方面的问题;而过于专攻一点、不及其它,又会使人感到艺术表现的面比较窄,不能反映出艺术创造的多样性。事实上,像白石老人那样能够全面发展而各有所成的大家是极少见的。
在专业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方面,相信,郭西元是有过反复思考的。可以说,两种路向是各有各的难,能够兼善则是更难。在强调专业性的当代社会中,郭西元完全可以在他的大写意花鸟的范围内发展自己,像当代许多画家那样,以某一点而获得社会的认可,饱食终日。郭西元没有选择这样的路向,其基本的原因就是他来自南京。金陵这个既具有历史传统、又具有近代传统的地域,对于国画中的笔墨,有着地域性的敏感以及天性,这使得生活在那个地区的画家无不具有一些传承性的审美定势,而且代代相传。维系这一发展的并不是现代教育的成果,而是通过耳濡目染这样最基本的方式,延续了传统在民间的发展。
对于郭西元影响较大的,是他就学的院中前贤刘海粟和陈大羽。刘海粟的胸襟气度给与郭西元的画以神髓;陈大羽的笔墨技巧则给与郭西元的画以基本的形制,此外加上江南的文人性情,综合起来乃成就了郭西元的大写意花鸟艺术。可以说,郭西元是当代江南大写意花鸟一派中,继承传统方面最有代表者。尽管他目前生活在深圳这个被认为与传统国画基本上是没有多少血缘的地域,并没有改变郭西元在艺术上的一如既往。他在这个地域的发展,有点像美国的唐人街一样,虽然疏离了主脉,却保持了许多地道的传统精华。
江南的文人比较闲适,自恃清高,余暇之时玩玩笔头,随手几笔,自有一分清气,这完全得力于一种地缘文化。工作、居住在深圳的郭西元缺少了生活中的江南氛围,没有了地缘文化的滋养,自然对他的艺术有所影响。可是,他胸中存留的江南情节,使他不仅没有放弃传统的笔墨和传统的题材,而且时常把那些充满江南情节的题材表现在他的画面之中。尤其是那些以他画桌上的文房之物为表现对象的作品,基本上是传统题材中“清供图”的现代版本,而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一些文化上的因果关系。
实际上在大写意花鸟的范围内,也有着广泛的表现内容和多样性的表现方法。有的画家专画牡丹,有的画家专画梅花,亦能有所成就,但这种专门性毕竟有点单调。郭西元没有钻到单一性之中,所表现的内容有着他内心世界的多样性。他的作品中较多的是紫藤、松石、梅竹、水仙以及禽鸟等等,都是传统写意花鸟画的一些内容。这些题材能够表现出笔墨的趣味,也能够与人们已有的审美知识相联系,而郭西元的选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师承。与他的老师陈大羽先生相比,他的画更加清秀而富于意趣,也更加自由和洒脱。
论述大写意花鸟,可能难以回避齐白石。可以说郭西元是齐派的再传弟子,陈大羽先生受益于白石老人,其书画都明显反映出了这种师承关系。陈大羽的发展是扩大了白石老人的写,放纵之处往往是泼水难收;郭西元则反其道而行之,缩小了白石老人的写,虽然有时候是逸笔草草,但内中的感觉则收缩很多。显然,选择大写意花鸟是一条艰苦的道路,因为曲高和寡。特别是当代画坛在西方教育影响下的审美科技化,人们往往惊叹“似”和“真”,所以,刻意求“似”,刻苦图“真”,成了画坛的主流,而“写”则被现实抛到了主流之外,“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也难为人所理解。郭西元没有顺应潮流,他选择了“写”的方式,而且是“大写意”,孤芳自赏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花鸟画艺术,是值得尊敬的。
在齐白石的花鸟画艺术中,其表现内容的多样性,是因为他早年的湖南乡间生活,以及后来对于往日生活的深刻记忆。齐白石突破画谱的努力为花鸟画引入了许多前无古人的表现内容,这是后来的许多花鸟画家难以比拟的。郭西元的花鸟画在文人雅趣之外所欠缺的,就是齐白石的画中所具有的生活情趣,因此,郭西元画他的案头,并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些笔墨的形式上。显然,这种努力要取得大的成就很困难。那么,这又要归罪于他的生活。这实际上是现实生活与传统艺术之间的矛盾,这也不是郭西元一个人的问题,这是当代花鸟画画家所遇到的普遍的问题,也是当代大写意花鸟画艺术一直处于低谷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