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淡泊明志写春秋
淡泊明志写春秋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7-26

仲许 正书·唐·张旭《桃花溪》诗

仲许先生是当代书坛的隐士高人,书艺高超,而识者不多。

先生出生于民国初年,自幼随父习书,可以说,正是在父亲的熏陶和启蒙之下,才奠定了先生日后从事书法艺术的扎实根基。其父仲蔼人,乃清道人李瑞清的学生,由此我们可大概了解先生书法的师承。他和大多数清代中后期以来的书家一样,走的是发扬碑学一路。

想要更好地理解仲许先生的书法艺术,首先必须对当时的书坛状况以及清道人李瑞清有所了解。碑学的兴起,始于清代乾嘉时期。随着大量碑碣的出土,已经走入帖学末路的书家们大大拓展了视野,纷纷从碑刻中汲取养料。阮元《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在理论上为碑学指明了方向,此后邓石如率先全面实践和倡导碑学主张,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至包世臣《艺舟双楫》及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碑学理论已经深入人心,而张裕钊、赵之谦、康有为等一大批著名书家,直接取法北朝碑刻,在书法实践上将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使碑学之风彻底取代帖学而成为书坛之主流。清道人李瑞清也是其中的中坚力量,其书于汉魏碑帖入手,四体皆工,尤擅擘窠大字,作品气势磅礴奇伟,乃碑派书风之典范。而他在书法艺术教育上,建树尤多。光绪时李瑞清官江宁提学使,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从此大力倡导艺术教育,促进碑学之风的推广和流传。出身江苏海安的仲许之父仲蔼人,正毕业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作为清道人的学生,深受其书学思想的影响,对篆隶及北魏碑刻推崇备至。仲许幼时起便在父亲的指导下练习书法,可以想见,仲蔼人向他传达和指导的,正是从李瑞清处得来的书学思想和审美观点。仲许先生在其隶书对联“道德为原本,知识极诚明”上,题跋云:“余家藏有李瑞清书此联,幼年朝夕观摩,心领神会,似有所悟。光阴如矢,已六十年于兹,回忆书之,自愧不逮远甚。”这段话清楚道出了他自幼年起就受清道人书法的影响,而六十年之后仍有“自愧不逮远甚”一语,更表明这种影响极其深远,甚至可以说贯穿其整个艺术人生。

碑派书法当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从仲许先生的具体创作实践来看,我们可以认为,“魏碑体”是其早年最主要的师承对象。所谓“魏碑体”,是北魏时期碑刻书法艺术的代称,其中,以《龙门二十品》为其主要代表作品之一。《龙门二十品》大多出自民间匠人之手,天真烂漫,意态奇逸,趣味酣足。康有为曾赞之云:“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字亦紧密非常……故能择魏世造像记学之,已自能书矣。”仲许先生5岁时,即在父亲的严格督导下,以《龙门二十品》为日课,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功底。稍长,遂临《郑文公碑》。此碑为北碑摩崖刻石,书法兼有篆之笔势、分隶之雅韵、草书之情趣,康有为则称之为北碑圆笔之宗。仲许先生能深得其神髓,其正书用笔方圆兼使,点画峻厚,血肉丰美,气象浑穆,显然正从此碑而来。如其五言对联《层峦松耸盖,绝顶云拂衣》、中堂《张旭桃花溪诗》等作品,都体现了这种融方圆于一身的特点。五言对联《静闻清露坠,凉送好风来》则在这一特点上更强调了方笔的运用,更显气势夺人。

诚如前文已经提到的,对“碑体”书法的接受与学习,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开阔的思路和视野,因为在整个古代书法史中,出自民间工匠之手的碑体书法一直是被排除在由士大夫所书写的主流书法之外的。仲许先生从小所接受的碑学思想,决定了他在长达八十多年的书法艺术实践中,能始终用宽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态度来审视中国书法艺术。我们会发现,在经过早期的碑学熏陶之后,仲许先生成熟期的书法作品表现出他对历代的碑与帖都有过广泛的涉及。对于质朴浑厚的《散氏盘》、洒落自然的《石门颂》、处于楷隶之间的《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风简古的章草以及文书俱佳的孙过庭《书谱》,先生都有独到的见解,并将之反映到自己的作品中。如其五言联《乐此复不彼,取法尊无我》、《老我书多册,愧人笔一枝》等,楷隶结合得浑然一体,尽得《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之韵。在书法创作中,仲许先生主张读临结合,故作品中有自己的个性。他的作品往往中锋用笔,方圆兼备,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其结体多方正厚重,字愈大愈显气势,有碑体风范;偶作章草,精致简练,则显示了很深的传统书法底蕴。

仲许先生认为艺德为上,不求闻达,故书名不显。于书艺之外,他兴趣广泛,知识丰富。从中学开始他就是篮球队队长,解放前曾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篮球比赛,解放后则是无锡市政府篮球队的指导兼队长。22岁从国立法医研究所毕业后,他从事法医职业,成为一名资深的法医。1952年出版的第一部《法医学》即由他编著,后又有多部专著面世,曾被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所聘为兼职教授。公务之余,笔耕不辍,退休后则更加专注于书法创作,创作了大量的书法艺术作品,或展出,或出版,或题牌匾,为识者所珍爱。仲许先生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历任江苏省书协理事、无锡市文联副主席、无锡市书协主席、无锡市书画院副院长。

仲许先生待人宽厚,处世平和,对学生更是关怀备至。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无锡乡下一个偏僻小镇当中药店学徒时,迷上了写字。在南京当中学老师的舅舅偶尔回乡,见我喜爱写字,颇为欣喜,说要给我找个书法老师以示鼓励。回宁后不久,他即托请尉天池教授推荐,让我拜无锡老书法家仲许为师,从此我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在近三十年的学习过程中,蒙受先生激励,获益良多。先生90岁时,用章草写了一本册页,装裱好送给我。册页内容是《出师颂》,全文近二百字,书法线条老辣,厚重古朴,写至册尾而气势不减,看不出是出自一位如此高龄的老人之手,其对后辈的厚爱尽溢于笔底。去年我去拜访先生时,他在小纸片上写了这么几句话:“风雨人生九十岁,学问事业两怡然。晚逢盛世应安乐,奈何疾病苦缠绵。”先生一生,于学问、事业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书法技艺超群,并曾任地方书协领导职务,为地方书法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因其个性低调,书名一直未显。如今先生已年老多病,作为他的学生,读其诗作,不免怅然唏嘘。未料先生患病于7月6日仙逝,谨以此文,聊表我对先生人品书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关键字:仲许,书法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