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古代中国美术由宫廷美术、民间美术和文人美术三大板块构成,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前两种美术是在朝文化与在野文化相互对峙的产物,文人美术则是介乎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中和文化。从审美特点来看,宫廷美术代表着豪华、富丽与堂皇;民间美术代表着纯真、淳朴与自然;文人美术代表着闲情、雅意与超脱。前两种美术的发展都离不开民间美术的滋养,无论宫廷美术还是文人美术都是在民间美术滋养的基础上提高并升华的,宫廷审美和文人审美又反过来对民间美术施加影响,促使整个美术发展史格局的变革。在宫廷美术、民间美术与文人美术三大构成里,只有民间美术是直接按劳动者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求,为自己创造和为自己享用的土生土长的艺术。由于民间美术的材料相对简陋,工艺相对粗糙,再加上她属于“下里巴人”的地位从不被在朝文化所重视,能在历史上保留下来的作品就非常的稀少。所以民间美术很容易被历代主流文化边缘化,很容易被美术史忽视。其实,民间美术是宫廷美术和文人美术的文化母体。民间雕塑在中国美术史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它与百姓的宗教,礼仪生活密切相关,它的存在不仅是原始美术和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活化石,更是现代美术发展不可缺少的活酵母。
在当前文化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民间美术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如此,在真正的民间仍然有一些艺人在为传承民间美术而默默耕耘着。王又凯先生的泥塑创作便是其中之例,对于他的泥塑我首先是通过媒体了解和认识的。他是玩着黄胶泥长大的西北汉子,他当过工人,上过外语大学,从过军,提过干,也当过大经理。早年随父命运多坎,但他对艺术的痴情却始终未改。又凯从小喜欢摆弄秦砖汉瓦,对仰韶泥土文化更是情有独钟。他带着对西北黄土高原的深情厚爱,满怀艺术忠诚去为自己熟悉的家乡百姓树碑立传。两年前,笔者由画家闫巍的引见,有幸拜访了泥塑名家王又凯,一见如故而相见恨晚。看他的泥塑,再看他的人,用北方话讲整个一个“活脱儿”。其人谦和,其情真淳,其才出众,其艺真美!去年又看了王又凯泥塑展,感觉到他的作品承载着中国西北地域的广阔胸怀和文化内涵,创造了一种来自民间的博大的美。他的泥塑作品不仅得到百姓的喜爱,而且获得专家们的赞誉。毫不夸张地说,王又凯的泥塑成就在当代中国民间美术史上也是少有的现象。
十多年来,他本着自己的直观感受和内在审美需求,丝毫不受商业利益的诱惑,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愿望。他从创作《女娲补天》到不久前完成的系列作品《陕西十大怪》足足有上千件之多,这些作品无不得益于黄土高坡的生活积累。他通过艺术的迁想妙得,信守拈来创作出一个又一个呼之欲出的鲜活艺术形象。尽管他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但其触觉造型感和艺术功力极好。他十分善于从生活中捕捉人情物态,用简约夸张的艺术手法使人物总体形象的形态和神态瞬间得以呈现,而且个个神采飞扬。用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的评语来说:“王又凯的泥塑比起学院式那种无真情实感的作家式作品来,我看是强过百倍!”。
民间美术的风格样式带有强烈的地域性和传统性。王又凯长期生活在世代耕作的土地上,他的艺术必然是土生土长的,其作品反映的是一种西北民众的现实理想和审美理想。遗憾的是,随着经济开放、市场搞活,许多土生土长的民间美术家为了迎合旅游市场的发展,迎合外地、外国观光者的好奇,生产了大量的粗糙的民间工艺品,损坏了民间美术的形象和声誉,消解了它的艺术存在价值,而王又凯则牢牢守住了自己的文化地线。他平素不善言辞却一直乐在读书悟道。他从中国画传统中悟出了自己的造型方法和艺术风格,概括起来那就是“以形取意”“以意象形 ”。一般人以为美术就是画像,而对造像之外的“神”一直难以理解。更难体会到这个“像”并非指与生活中对应的那个象,而是“不似之似”的象,这才是艺术表现的至高境界,我认为又凯先生的泥塑已经达到这种境界。每每凝视他的泥塑,我的耳边就会回荡起“信天游”那吼出来的歌声。我相信,这位天才雕塑家只要沿着中国民间美术传统之路坚定地走下去,就一定会在民间与现代审美的结合点上闯出一条新路,创作出既含民族美术底蕴又具有现代感的泥塑佳作。我为此而期待着!
高润喜<BR>2009年孟夏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