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朱光耀:“宏大叙事的别样回归”观李树基作品
朱光耀:“宏大叙事的别样回归”观李树基作品
作者:    来源:搜狐文化    日期:2009-10-17

李树基作品 西藏主画之十一“高原情”

油画家李树基生于1943年,1968年鲁迅美术学院毕业,长期供职于辽宁画院,曾任辽宁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作为这个年龄段的著名画家,李树基自然对祖国从沧桑走向辉煌的历史有着感同身受的深切体验。祖国培养了他,而他又几乎与祖国共同成长,此种血脉相连的真情构成了他绘画深处最主要的精神内核,进而衍化为一种品质和格调。基于此,长期以来他一直热衷于主旋律的宏大叙事。

抚今追昔,我们发现李树基宏大叙事题材的绘画创作已经成为新中国油画史中光彩夺目的一页篇章。早在1969年,李树基便任辽宁省美术创作组副组长兼“辽沈战役”创作组组长。其间,他组织领导了几位画家共同创作了《毛主席制定的作战方针》、《攻克锦州》、《辽西围歼》等大幅作品。随后,他更是创作了《油香》、《苦寒换得油香来》、《家》、《夏日》、《队长应考》、《女工作队员》、《山里人》、《盼》、《救星》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其中《盼》曾于1982年被选送参加法国秋季沙龙展,而与其一同参展的则有吴冠中、陈丹青、艾轩等画坛名家的作品。如今看来,正是这一批实力画家构成了画坛的中坚力量。

此次参加法国秋季沙龙展的油画作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切入历史的宏大叙事成为其中的主旋律,其表现为:扎实的造型能力以及强烈真挚的爱国情怀。这些我们似乎习惯了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取向,在西方人看来却充满了新鲜感。因此通过此次展览,我国的油画界开始以一种揭秘的姿态进入他们的视线,而一些国内的画家也因之走向世界的舞台。民国以来,写实主义油画一直为我国油画界的优良传统。不可否认,写实主义在反映社会现实、全身心地投入社会文化建设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但这对画家的自身要求也就更高。故而,即便是当年不少以写实主义知名的画家也渐渐远离了最初的风格追求,开始走向抽象或是观念的艺术创作。事实上,正当我们背离写实绘画趋势愈加明显的时候,西方的艺术界在迷惘之后则又开始重新审视写实主义绘画的价值,而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具象绘画的复苏便为明证,甚至连长此以往对写实性绘画一贯作严厉批评的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其晚年的著作《意象与视力:对于图画的再现作进一步的心理学研究》(1959年)中也指出,忠实摹写自然是过去西方艺术的一大特征,必须作深入的研究。而李树基则始终未改自己的创作路数,尽管已过花甲之年,其过人的造型能力以及旺盛的创作激情往往让圈内人自愧不如。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绘画水平,他曾远赴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印尼等地的画廊和博物馆考察学习。早在2000年,应新加坡政府之邀,他受命创作了以孙中山先生所讲“华侨是革命之母”为主题的鸿篇巨制《孙中山在南洋》。该画长6米、高3米,画中人物达135人之多,耗时一年半,被新加坡政府列为第一大画,以镇馆之宝珍藏于新加坡“晚晴园”孙中山纪念馆,而其酬金则全部捐献于南洋艺术学院。最近,李树基又重新创作了此幅油画作品,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完善。如此规模的作品,非有过硬的创作功底定难以为之。其动人的艺术表现力、浓烈的历史感、扑面而来的爱国情怀和对艺术本身的虔诚感让人观后久久难以释怀。无疑这是一幅优秀的宏大叙事的历史题材绘画所应具有的审美特征,不过决非热衷于此类题材的画家们都能轻易为之的。

说到李树基画中渗透的爱国情怀以及对艺术本身的虔诚感,其突出之处在于一个“真”字。《庄子•渔父》有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撇开李树基扎实的艺术表现力不论,仅仅是其作品中几十年未改的对祖国、对艺术的执著和真情便足以让人默默为之感动。应该说,目前从事李树基这样创作题材的油画家并不多见,一来这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充满挑战性;二来与目前的市场动态似乎存在一定距离。不过笔者认为,对于一位有独立人格的画家而言,这些因素并不重要,其关键还是你画的是不是足够好,情感是不是足够真,而李树基宏大叙事的作品则为一个生动的说明。今年适逢我国六十华诞,长期旅居海外的李树基重新回到国内,对他来说一切显得那么熟悉又陌生,他几乎饱含深情地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南海边陲到黑龙江漠河的北极村均留下了他的足迹,并创作了一批表现祖国新人新貌的动人作品,其中尤以《走进新西藏》的系列组画最为抢眼。

为了完成这一系列的组画,李树基克服了高原缺氧等不利因素,走访了西藏的好多地方,为自己的创作收集了大量鲜活的一手材料,并通过数月的闭门谢客、苦心经营,给我们呈现了多幅西藏崭新风貌的画面,多为大幅的创作,其为之付出的辛劳可想而知。与其以往宏大叙事题材作品略显不同的是,此系列组画在情感基调上显示出激情与温情、宏大与细腻的有机结合,不管是画中的牧民、僧人还是草原、雪山、河流均透发出别样的风情,而这无疑显得更真实,也更感人。具体说来,李树基《走进新西藏》的系列组画突出之处表现为:

首先,作品一改以往画家往往以猎奇性的眼光将西藏的落后、灰暗作为描绘中心的做法。不少人习惯于将西藏放入自己预先设置的衡量标准中,进而以自己的视角予以重新定义它,而李树基则通过自己一个多月的深入考察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喜庆、祥和的西藏新风貌,并以之告诉我们藏民生活中的另一种真实。作品《青稞酒•酥油茶•雅鲁藏布江》描绘了一群藏民在雅鲁藏布江边饮茶、喝酒的场景,表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视角。这在西藏最为常见的景象,却给我们传递了藏民们欢乐、闲适的生活信息。而《心愿》、《高原情》则真实生动地表现出了藏民纯朴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观此,李树基《走进新西藏》组画的构思用意不言自明。

其次, 缘于自己长期的海外经历,李树基在画中注入了旅居海外华人的赤子情怀,尤其是在一些民族分裂分子频繁地于海外进行民族分裂活动时,他的画更表现出鲜明的爱国激情。李树基功成名就后一直长期旅居海外,并在海外同样取得了不俗的声名。他曾在印度尼西亚等国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先后多次受到苏哈托总统、梅加瓦蒂总统、苏西洛总统的多次接见和宴请,并被印尼总统府授予“最高奖励”的证书,对此《人民日报》及《参考消息》都做了相关报道。在新加坡,他又曾受邀为内阁资政李光耀夫妇、吴作栋总理画像,并受到他们的亲切接见,成为我国少有的被外国元首多次接见的画家。然而正是长期的海外经历使他的爱国热情愈加高涨,面对一些民族分裂分子不断地于海外窜访叫嚣,李树基《走进新西藏》的组画显然是对其最有力的回应。

再者,时下正值建国六十周年的举国欢庆时节,李树基《走进新西藏》组画的创作完成更有着特殊的价值。作品《赛马节》描绘了一对身着盛装的青年藏族夫妇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参加赛马节的情景,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而《丰收节》则描绘了藏民们一年一度的欢庆丰收的场面,图中李树基采用了自己对大场面惯常的处理方式,数十个情态各异的人物浑然一体地沉浸在节日的欢愉、幸福中。稍作细心便会发现,在此组画中对节日的描绘竟然成为这一系列作品的另一个中心和亮点。这显然与我国建国六十周年的特殊背景不期然而然地契合到了一起,故而此组画不管是从表现民族团结还是描绘西藏今非昔比的变化上,均不失为是对祖国六十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

文运系于国运,国运昌则文运盛。如今的这个太平盛世对艺术家而言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缘,相信李树基在艺术道路上能越走越远,画出更好的佳作。

关键字:李树基,叙事,油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