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徐冰的“禅”艺术
徐冰的“禅”艺术
作者:    来源:新视觉    日期:2009-10-21

1987-1991,天书

二十年前还在中央美院做一名素描教师的徐冰决定闭门设计刻制一种新的汉字的时候,他也许并不能想到他创作的四千多个谁也不认识的“伪汉字”会让他走向成为享誉国际的艺术大师之路。1988年,当中国艺术家都在仰望西方的时候,徐冰已经从中国元素中获得了巨大的灵感和成功。当年他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徐冰版画展”,首次展出第一阶段完成的《天书》,引起国内外文化界的广泛关注,甚至形成被称为“徐冰现象”的讨论。

祖籍浙江温岭的徐冰,却是生于重庆,在北京大学校园里长大。徐冰从小就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个兴趣一直伴随着他度过童年时光、学生生涯、农村插队生活,并将他送入中央美院的版画系。那些反映1974年到1977年他到农村插队的乡村生活的木刻版画作品让美院的老先生们对徐冰寄以厚望,然而在当年的展览后,一些老先生认为这个很有功底和潜力的青年艺术家走上了一条“令人惋惜”的路,而如今他已是西方世界中最有号召力、最受关注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所思考的文化与艺术。

当年的那件《天书》几乎让所有的知识分子感到不舒服。用古代卷轴装裱的巨大作品制作极为考究,铺天盖地的装置是那么让人敬畏,然而同时上面的汉字却是在人们现有的知识认知范围之外的,在这些精美的“经典”里居然读不出任何内容。这似乎有些禅学的意味,就像徐冰喜欢禅宗里面的一句话“在没有任何概念可参照的条件下佛才出现”,意思就是在完全没有知识概念的状态下人才能真正体认到价值。

90年代后期,在很多人膜拜参照西方当代艺术时,徐冰却嬉耍英文,将英文字词以中文方块字的造字原则重新排列组合而创造出独特的“英文方块字”字体,让西方观众不但能够阅读这貌似中国书法的作品,更能够亲身体验书法创作的乐趣。2007年,徐冰借助电脑软件完成了连文盲都能看懂的“新甲骨文”《地书》。这套《地书》是运用他几年来搜集整理出的一套“标识语言”写成的,目的似乎在构建一种世界语的乌托邦。读者不管是何种文化背景,只要他是被卷入当代生活的人,就可以读懂这本书。

从谁也读不懂的《天书》到大家都读懂的《地书》,从否定语言文字的价值到寻求无国界沟通,徐冰的艺术始终围绕着语言与书籍的文化意涵而运行,用一种文化的儒雅的态度、一种哲学的禅味来阐释一些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理解。不同于如今当代艺术的某些单纯吸引眼球的浮躁,他始终让自己与当代艺术系统保持着某种距离,不管是之前的创作还是最近的“木森林计划”和《芥子园山寨版》,他的作品始终能让人体会到禅的“直指人心”的意味,这种沟通方法是很奇特的,同时却又是极其直接的,徐冰已然把“禅”当作了一种态度融入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和生活。有时候,你甚至觉得徐冰就是一个生活的禅学家,把他所理解的禅学的意味用他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用知识分子的美学意境淡然的诉说着一些天地间的那些道理,“禅”在他那里已经成为一种积极而朴素的生活方式。

关键字:徐冰,禅意,天书,徐冰现象,地书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