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石洪祥的铜雕艺术
石洪祥的铜雕艺术
作者:    来源:文化传播网    日期:2009-11-12

近日,辽宁工艺美术大师石洪祥用10年心血雕成的铜雕“沈阳故宫大政殿”走出国门,作为沈阳市政府礼物馈赠给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市,矗立在伊尔库茨克市欧洲广场上,同它并排摆放着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代表作。

石洪祥共雕了两件沈阳故宫大政殿,其中1∶10的比例“大政殿”被沈阳市故宫博物院收藏,此次馈赠给俄罗斯的是按照1∶20的比例雕成的。作为石洪祥铜雕艺术的代表作,“大政殿”开创了铜复制工艺先河。因为这样的传统工艺在全国独树一帜,有专家这样评价:“石洪祥做了一件前人没有做过、后人也许做不来的事情。”

石洪祥是那种让人看一眼就会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深深的眼睛透着睿智,浓密的黑发随意用皮筋一扎平添了几分个性。他为人低调,性喜沉默,但与他谈话,你会感受到他是一个对生活、对艺术充满激情的人。因为石洪祥对铜雕艺术近乎疯狂的痴迷、独特的经历和直爽倔强的性格,大家都叫他“石头”。他的作品曾获得全国美展特等奖、全国雕塑最佳奖。

石洪祥生于沈阳,打小就对古建筑和雕塑感兴趣,但真正起步是1980年,他立志在雕塑艺术创作上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这条寂寞的路,此后一走就是29年。石洪祥说,真正的艺术家就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艺术上突破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要坚持用自己的雕塑语言说话,终有一天,别人会听到你的声音。

石洪祥的名字第一次轰动中国雕塑界是在2006年12月14日,铜雕“沈阳故宫大政殿”在沈阳市故宫博物院展出。这座铜雕按照1∶10的比例,完全采用手工制作,承袭了中国古代的铜建筑艺术、铜壁画艺术、铜城雕艺术、铜装饰艺术,运用铸、锻、錾、镂雕、浮雕、蚀刻等10余种传统工艺,并吸收了木工榫卯结构技法,使得这件铜雕作品与大政殿一模一样。耗材8吨,雕成后重3.8吨,由4万余个铜雕饰件组装而成。

铜雕“大政殿”完成之前的10年时间,石洪祥把全部心血都花在了上面,为了能够精确复制大政殿的原貌,他对大政殿上的每一片瓦、每一个吻兽、每一扇窗户和门,乃至于梁上的每一个纹饰,都进行细心的研究和临摹。他先后500多次来到沈阳故宫进行实地考察,积攒下的门票足有一尺多高。由于他的行为无人理解和支持,他每次到故宫就像做贼似的,偷偷用望远镜观察天花板的雕花纹饰。有时怕别人注意,上午来中午出去,午饭后再买票进来,可是这样的花费太高,后来干脆一开门就带两个盒饭进去,到闭馆时再出来。夏天还好,冬天有几次因为太投入,等到觉得饿了,打开饭盒的时候,饭已经冻硬了。石洪祥在故宫一待就是一天,拿着纸笔工具量量画画的引起了派出所和保卫部门的注意,两次将他带走询问,说起这段经历,他脸上的笑容带着淡淡的苦涩。

石洪祥说,在这座铜雕塑上,最难做的是48扇门,这些门都是可以开启的。它们都是用2毫米厚的铜板制作,门上的每个棂子都要用手锉才能锉出,因此,仅这一项就耗时两年多。

在不断超越自己中,石洪祥一步步攀上艺术高峰,不久后再次在全国雕塑界引起轰动、让同行刮目相看的是他的铜雕《天坛》问世。

问及为什么要选择铜雕古建筑作为艺术创作载体,石洪祥说,与其他雕塑作品很难保存的弱点相比,很多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出土之后,仍然器形完好,闪烁着深邃厚重的光华。沈阳故宫和北京天坛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北京的天坛始建于公元1417年,500多年来,天坛经历了多次重修和改建;沈阳故宫大政殿始建于1625年,是沈阳故宫最早、最具特色的建筑,也是清王朝建筑史上最灿烂的明珠之一。但由于它们都是木石结构的建筑,难免年久经不起风雨的侵袭,作为一个雕塑家,他有责任托起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通过雕塑保护好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如今,石洪祥立志挖掘整理青铜文化传统工艺。“青铜文化在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如司母戊大方鼎、越王勾践剑等都是青铜文化艺术的代表作。古代青铜文化传统工艺极其丰富,我们运用到现代作品上的还不到0.1%,因此,青铜文化传统工艺亟须研究、整理,使其重新焕发光彩。”石洪祥如是说,为了这一目标,他的肩上又多了一层责任。

关键字:石洪祥,铜雕,雕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