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治斌 2008年 138x68cm 水墨纸本
青年画家范治斌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作为赵奇教授的研究生,专攻人物画。与我们以往对于北方画家中国画的误解不同,范治斌的中国人物画,不仅造型坚实,而且在笔墨方面也表现出自由与激情,并且具有细腻多变的线意与墨韵,体现了范治斌在北京工作任教后转益多师,潜心钻研的创造活力。特别是他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冯远工作室人物画创作研究班以后,得到当代人物画大家冯远先生的亲炙,言传身教,对中国人物画的历史与笔墨精髓多有体会,对人物画的理解和探索方面进步明显,呈现出后劲十足的发展潜力。
就中国人物画的理解来说,范治斌对于“艺术中的思想”的理解相当独特,他不再认为中国人物画只能表达社会公认的正确思想,或是图解政策,而是将中国画中的艺术思想理解为艺术家尊重艺术语言、尊重自我,在艺术中充分地表现艺术语言与画家的主体性。他强调中国画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手绘之美”即艺术语言之美,画家创作的过程即是心、手、眼合一的运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对于中国画史的理解,对于经典画作的传习默记,对于现实生活的感受体验,都要通过笔墨与宣纸的对话而呈现出来。没有抽象的观念,只有具体的艺术语言才能表达画家的人格与精神之美。这反映出范治斌试图在更为深入的层面进入水墨画的变化潮流,对中国画在当代的生存价值加以思考,寻求水墨艺术语言的现代转换。
关于绘画的主题,范治斌认为画什么都是可以的,从表现当今以往世界发生或不曾发生的事情,到用画笔演绎头脑里滋生出来的种种抽象。他强调画画首先要自己感兴趣,他反对急功近利的心态和主体艺术精神的萎缩,从而,我们有理由更加着意于绘画的艺术史而不是思想性。
由此,范治斌近年来将坚实的造型基础隐匿在自由的用笔之后,将鲁美中国画的严谨法度与中国美院的水墨意趣结合在一体,以具有立体感的湿润用笔勾勒人物形体,以大气从容的淋漓用墨进行画面的结构布局,较之他早期的《茶馆组画》,虽然在形的外轮廓方面显得松动,但在人物精神的传达方面,却因为笔墨的生动概括而更加传神会心,特别是他十分注意焦墨至淡墨之间广泛的灰色系统在水墨画中的微妙的色彩关系,善于处理中间调子,使画面在沉着中放出一片光辉,表现了他对于水墨人物画不满足于造型与主题阐释,而是注意传达人物画那种因人而异的欣赏与感悟,达到肖像画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话状态。
在我看来,范治斌近年的肖像画创作,在近年来的中国人物画创作格局中,再次突出了“肖像性”的研究,探讨了肖像画在当代的文化意义,范治斌的四十八幅《有风景的肖像组画》,以独特的构图方式,反映了人与风景的关系。当然,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有风景中的肖像组画,也有许多个体的老百姓的肖像。这些肖像有些冠以“写生”之名,但实际上是具有默写背临特征的具有主观性理解的肖像画创作。范治斌的人物画,涉及到肖像画在今天的文化价值问题,对于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是具有探索意义的。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急剧发展的时代,每一个体都被卷入了生存的奋斗,除了每日不绝于耳、无法回避的平面广告与影视图像,除了那些时尚明星和青春偶像,人们很少有精力去关注他人的面部,他人的感情、他人的命运,特别是那些处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和弱势人群。我们的时代是否还需要肖像画?肖像画的盛衰和命运反映了中国人物画的盛衰和命运,这与每一时代对于人物画的要求相关,也与画家对于个体人物命运的关注有关。
范治斌注意到肖像画中的表情问题,即肖像画要绘出人的平素性情品质,通过表现个人的表情进而反映时代的表情。在这里,我们涉及到肖像画中人物表情的普遍意义和文化价值的问题。范治斌的人物肖像画,无论是表现乡村人物或是少数民族劳动者,还是表现现代城市中的农民工或是自己身边的邻居朋友,都反映出了现代都市的紧张感。他画中的人物,大眼圆睁,直视画外,与观众四目相对,具有很强的对话与交流特性,突出的如《敏感者之二》与《长者的肖像》、《路遇》、《伙伴儿》等,都具有这种特点。这在以前的中国画肖像中是不多见的,反映出范治斌的人物画重心不在于人物形象的外在美,而是关注到普通百姓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的心理反应与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