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娜的画没有大主题,也没有沉重的思想,她画她自己看得到的、而别人也许并不在意的景物:娃娃、线团、发梳、仙人掌、海星、水果…… 。它们在她的画笔下都有了生命。她画她自己的感受,实际上她画她自己——一个青春女孩的梦想与现实。
比如《恋爱中的娃娃》 ,她们可爱、娇嫩,有时风情万种、有时郁郁寡欢、有时愤怒抗争、有时顾影自怜。她们也许只是任人摆布的布娃娃,她们甚至没有表达自己感受的嘴巴和眼睛,可是她们有变化万千的心境、有细致入微的敏感神经。如同那些青春女孩一样,她们需要爱的呵护却又厌恶干扰,渴望独立,她们脆弱而容易受伤,美丽的头发、时尚的服饰遮不住她们脸上的泪痕和身上伤疤,或者,那装扮她们的时尚原本就是她们身上抹不去的眼泪和疤痕?在旁人眼里,她们也许只是一些未成熟的青涩果子,一些可爱、可怜、又有点可恶的小怪物,可是她们拥有青春和最旺盛的生命力,在她们看似波澜不惊世界里,不停地演绎着人生情感的悲喜剧,她们的每一根神经都伸展着、攀援着,就象植物干渴的根茎和枝叶,吸取着生命中每一滴的雨露、每一缕阳光,就象那棵仙人掌…..
那棵仙人掌在角落里,没人注意它们,但是它们顽强的生长着。荆棘,是它们坚韧的神经,是他们拥抱这个世界的臂膀,也是它们的利剑、用来保护自己的柔软多汁的内壳。终有一天,它们会干枯下去,但是它们身体犹如旌旗,纪念着它们曾经灿烂的青春和生命。
还有那个海星,它慵懒地睡在海边,软软的,很少有人注意到它柔软的身躯被各种短棘和叉棘覆盖着;在它五个伸展的臂腕下侧还长有4 列密密的管足。它们看上去那么柔弱,却能对抗粗糙的沙粒和陡峭的岩礁, 无论大海狂暴的喧嚣还是温柔的低吟都似乎与它无关,暴风雨过去,阳光依然明媚,它们伸开臂膀拥抱着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苏娜属于“80后”,“80后”的字面意思是指在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人群,实际上是指1979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后产生的第一代人。社会学家们以此讨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用法制限制人类生育后所面临的问题及80年以后所出生的独生子人群所面临的生活、成长、文化发展问题。后来才有出现了“70”后、“90后”等一些类似词汇。由于从小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潜在竞争,独生子女被受家庭的关注、通常更敏感、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当然,也有可能在心理上更脆弱。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才刚刚走上社会,就格外令人关注,因为他们的问题决定着中国未来的走向。
不过艺术领域所谓的“80后”,与社会广泛使用的“80后”有所不同,它所包含的文化现象,远远超过一般“80后”的涵义,至少我们还对它应该加上如下几个限定词:都市化的、时尚的、乐于使用新媒体、能够在网络自由穿行的、有全球化意识的青年人,因为他们的青春期与中国经济的飞跃和手机、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几乎同步, 也就是说,他们是新媒体时代的“80后”。 “80后”有前辈所没有的优势,也面临着都市主义、商业消费文化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问题:如愈加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和精神上的疏离感。艺术批评家们迫不及待地给刚刚走上历史舞台的这一代新人冠以 “新人类”、“后人类”、“卡通一代”等等称谓,希望他们创造历史,与过去的时代划清界限。不过,文化、历史和艺术的渊源与人类的血缘和亲情一样,原本是无法和传统割裂、与上一代绝缘的。苏娜应该是幸运的“80后”女孩,她成长于一个幸福的家庭和经济繁荣的时代,有一个在艺术上有成就的爸爸,这大概既是她的工作的压力,也是动力所在。在她的画上,她很幽默地给对自己充满期许的爸爸送上了“优秀爸爸”的锦旗。
尽管成长于新媒体时代,苏娜的创作依然是绘画作品,多数是丙烯作品、也有版画。自从摄影发明之后,不断有人宣称绘画已经死亡了。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极少艺术、观念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和录像艺术就不断地挑战绘画存在的意义。尤其是数码科技时代的到来,使绘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可是绘画从来没有真正地死亡,画家们从未停止过在二维空间的画布上的创新。因为绘画有着不同于纪实性摄影的独特魅力:它能够超越于客观的、冷漠的叙事、记录那些通常会被我们的记忆所忽略的、平凡的、却充满感性魅力的细节。实际上,绘画更接近于我们视觉感受和真实的记忆,更能传达我们真实的情感经验。
苏娜的画呈现了新一代艺术家的视觉感受,完全没有面对新媒体的心理压力,显然,影像已经成为她这一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从她画的娃娃、小植物、小怪物中,可以看到卡通图像的影子,却没有国内同类题材中常见的挪用外来文化符号的痕迹。苏娜在加拿大受到视觉艺术的教育,她既没有受到过学院派艺术教育体制的束缚,也没有受到国内艺术批评界的某些“话语权力体系”的束缚,她的画格外的率真、自然,尽管她的画既没有“文化身份、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等等全体化时代的大主题,也没有所谓“卡通一代”的经常勾画的未来主义梦想,但是她运用表现性的绘画语言所表达的属于个人的、真切的生活感受,仍然触及了 “我是谁?”这个艺术所能表现的最根本的关于人的问题。
从苏娜的画可以看到电脑教育下成长的新一代艺术家的创作趋势,在这个物质高度发达,崇尚自由、享乐的年代,他们仍然在思考自己在真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也许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经验决定了他们还未接触到更深层和具体的现实矛盾,但是他们正在用一种新鲜的、不同以往的、生动的艺术语言记录着寻找自我心路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