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焦子生艺术创作散论
焦子生艺术创作散论
作者:西沐    来源:雅昌艺术网    日期:2010-08-18

在山川异物,日月共天的大千世界,不为名利累,不为稻谷谋,留一份闲适,让若隐若现的文心在水泥丛林中、在利欲的纠葛里,凭风沐雨,悄然生发,虽不说是一种奢望,却起码是一种少有的生存之状态。

自己平时喜欢交游,虽不能说阅人无数,也可谓是见多识广。与子生从认识到相识,经历了并不短暂的时间,并不是一见如故那种。如品茶,品着品着就来了感觉,并且是汤浅味醇,自然就直入心扉;有时也有平淡,平淡得像儿时听过的故事,似有似无,却难以忘却。

子生乃古束鹿(今辛集)人士。在今天看来,这是一个北方再典型不过的小县城。每到辛集,他总是如数家珍地谈起发生在这里的文化历史及历史名人,唯独对今人所关心的政治、经济等不怎么热心。在这个并不太大的空间里,似乎他在经营着一个世界:在文化的沃野上,放牧着难得的精神自由的羊群,所不同的是,饮的不是泉水,而是全国各地搜罗而来的名茶。

有了一份由自觉而得来的自由,文心就会随着心性的调子舞蹈;子生是一个用智慧把生活艺术化,把艺术生活化的践行者。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张扬的却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种修为,在散淡平和中追寻身体与灵魂、现实与理想及思想与行动的统一。好像一个可怕的高度,其实尽在日常的悟修之中。

玉石的琢雕是子生的本行,其堂号名曰“惜石草堂”。可见他有石破惊天的决心。子生并不是人们所想像的那种匠人,他是一个极富创意的设计高手,善于中国文化的审美因素及中国画创作的章法布局及境界、观念等融合于雕刻之中,既有诗意又浑然天成。他虽居小城一隅,不求闻达,却在北方玉石雕刻艺术界可谓独树一帜,声名日隆。其间的堂奥,我虽愚笨,也可略知一、二。文化陶养及艺术感觉,会让他的玉雕艺术之路伸向更远的地方。

子生喜读书,但不死读书,更是喜读社会之大书。他虽不是科班出身,可他具有的知识背景与见识,不少专业人士难以企及,很多所谓的名家,如想脱去鹅黄的底子,却很难入子生眼矣。读书要读出见识来很是不容易,当今之教育现状让人有所体会。以技能和知识教育为主导并不能真实反映人的艺术才华,只能把人培养成‘经济人”、“工具人”,令其“有技能没思维”、“有专业没思想”。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人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此等情形,大量没有精神涵养与境界追求的艺术作品被规模化地批量复制,大量工匠式的艺术从业人员走向社会,而真正的艺术家可谓凤毛麟角。其实,我们需要的是招回教育精神的灵魂,培养出和谐丰满的人,而不是有用的工具!可见,读活书是需要有才气与悟性的,不然何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慨;不然何有醍醐灌顶般地体悟。小才使人舌如巧簧,大才才能使人有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之气度。大才不是天生之丽质,而是惟养而悟得。也许只有远离喧嚣而找净土一隅,方能使文心落地生根。

子生也好书、画,书法及水墨小品很是能释其心性,只是小城一隅,少人能知。也偶作艳丽之色,以迎俗目也。实不是其心性所发,只是朋友喜欢,如泡一杯茶,尝尝而已。他散淡平和的特质,正好暗合笔墨之精神,在文化精神的书桌上进行游戏,自然就在雄浑的骨子里呈透着逸气。皇宫大殿中有一块大匾:正大光明,以此明镜照看当下画坛,自是乌烟瘴气,充满玄而又玄的欺骗,正气、大气、光明之气象或被怪异、或被媚俗所挟持。拿茶来!不是要喝,而是将这四个字洗得干净些。

对子生来说,散淡是一种专注,平和是一种态度。源自生活的情感与专注的精神力量,为点燃的人性光芒输送着不竭的源流。艺术是生活的升华,能够在艺术家的心里留下巨大的投影,使其获取最光彩照人的素材,并运用独特、丰富的情感,将心灵的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专注又是一种精神和境界。子生的散淡使他利用特有的方式,把所有的时间、精力与智慧注入他追求的事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子生的平和使生活情感和专注力量能够不断聚焦并放大,令人性之活水汩汩而出,虽是细流,却能奔流不息。

缘于对生存本源及民间艺术创造性的迷恋,子生的绘画艺术理念的内核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不断成长壮大。笔墨的意趣、写意所展现出的率真,构图平面、离散的整合效果,以及传统审美因素民间化的解构与重组等,都使他的水墨绘画有了一些新的颇具才情的表现,呈现出了不少缘于民间艺术的创造的智慧。子生似乎并不是刻意而为的探究,让我们对艺术与文化陶养的关系,以及艺术探索本身向人们所展示的那种真诚态度的重要性,在子生绘画艺术生发中,使我们对艺术有了更多、更为近距离的审视。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怪象丛生,可谓是自恋、自大、自欺、自私、自卑等人性中各种猥琐、阴暗的因素渐次凸显,并强烈地纠缠、集结在一起,升温发酵的结果 。这种失去真诚的艺术,宛若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在尘世间毫无目的地怅然漂游、招魂。如果说当代中国绘画只能透过民间艺术的天真去寻找真诚,而不愿去摘下伪装的面具、不勇于舍去既得的利益,那么,当代中国的艺术家,包括形形色色的教授、博导们,在向黄天厚土间劳作的下里巴人的朝拜景象,将会成为21世纪一道独特的风景。不为他故,只为有一种态度,叫做真诚。同时,我们将会看到不少端着吓人架子的所谓大家,在美术发展史的天平上,最多能够出落成一个小名头就足已让其祖坟冒青烟。当然更有不少人会烟消云散。没有发自生存本源的真诚,就不会有历史天平上的重量-------无论是泰山,还是鸿毛。

子生艺术探索中自然、放松的原生状态也叫人向羡。没有压力,不强化目的性的书与画,表达与舒展的是一种心境与状态,不为画而画,而是想画才画。这似乎只能在喧闹的都市文化消费的远处,因为一种生命存在的寂寞与伸展需要才会有的空间里,演泽这种源自生命存在的故事。没有展览、不需要评奖、更没有相互间的虚捧与吹唬,这样,艺术的枝叶才会悄然地张开并成长,这时艺术离人的心灵才会越来越近。

有人戏称子生的学问是喝茶喝出来的,此话虽经不起推敲,但却说出了子生为人、为艺的自然状态。当子生嘱我写一篇文字的时候,漫笔半天才去回望他的生活状态。在看似平淡无奇的生存之中,有人随遇而安,终其一生;有人在平淡中唤醒了文的自觉与艺的创造精神,把人生的体验与生命的价值,在文化的长河中打下了一个个标记,成为一种永恒。虽然生命没有贵贱之分,但生命的价值就是在这种自觉与创造中实现了升华。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文化的自觉是一种文化理想、文化责任的显现。也许正是有了这一份理想与责任,才使子生在喝茶的时候,不断用心去领略中国文化的内美,找到了中国绘画艺术出新的一条路经。而这条路径,又恰恰非常适合他。不少人穷其一生,却走不到这条正途大道上来。所以我们说,子生是幸运的。

看来,喝茶也能喝出学问来。

关键字:焦子生,艺术创作,水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