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谈李学辉的水墨画艺术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谈李学辉的水墨画艺术
作者:苏葵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日期:2010-08-19

李学辉 崂山道教 (人物画)

提到李学辉这个名字,多半是缘着他的水墨画长卷《长江万里图》——长达80米的鸿篇画卷,由山水和人物两部分组成。从长江源头画到长江入海口,横跨全国10省、区、市;从历史名家老子、孙子等画到现代的伟人毛泽东、邓小平,纵贯古今二十朝;从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画到浮华绚烂的上海滩,全方位展现了长江沿途的万种风情……无愧学者徐北文先生的题词,正是:“江山绮丽,人物风流,笔走万里,胸怀千秋”。

话说这《长江万里图》,古有明代画师吴伟的传世佳作,今有现代绘画大师吴冠中的精美力作,李学辉哪里来的勇气去“挑战极限”?

年轻的李学辉报考了青岛工艺美校。毕业后,他的学习却仍未停止——他开始向书本以外求学问。李学辉自己背着干粮,远赴西南边陲、东北深山老林等地写生、创作、体验生活——大自然的造化不仅给他上了最生动的色彩课,也给他上了最深刻的人生课。那段时间,他讨过饭,在森林里迷过路,还曾经险些丧命大海上……但是这些经历,成了李学辉日后艺术创作的巨大财富。

青年时代游历祖国各地的经历,使得李学辉常常萌生出描绘一幅祖国壮丽山河画卷的冲动。经过几十年绘画功力的磨砺,加上对历史、地理的研习,李学辉后来专门沿长江一路写生、考察,最终闭门整理一年多,才创造出这幅内容丰富之作《长江万里图》。

继这幅长卷之后,李学辉又创作了《黄河之水天山来》长卷巨作,作品澎湃恣肆、大气磅礴——画家的绘画功力再一次厚积薄发。季羡林先生看了这幅作品后,想起了故乡的山山水水,不仅感慨万千,欣然为长卷题词“母亲河颂”。季老先生还叮嘱他:黄河不仅造就了中原大地的大好山川,还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古代先贤,齐鲁大地更是人杰地灵。作为一个艺术家,有责任和义务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多做贡献。

受季羡林先生启发,李学辉后来又创作了以黄河、泰山为背景,囊括文圣孔子、武圣孙子、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医圣扁鹊、农圣贾思勰、科圣墨子、算圣刘洪、工圣鲁班在内的《齐鲁九圣图》,他的水墨人物和山水画的功力在作品中集中展现。

如果以为这些就是李学辉国画创作的全部,那就错了。梅花香自苦寒来,李学辉的绘画创作也经历了临摹大师、描绘小品和单幅作品,最终到创作鸿篇巨制的阶段。他坦承,曾研习并模仿国画大师范曾先生的作品长达18年,并聆听过范曾先生的一些讲座,认真拜读过范先生写的一些著作。李学辉早期和中期的人物画,往往言简意赅,无论童子还是老者,总是寥寥数笔,形神兼备,不难看出范曾对他画风的影响。

但是近年来,李学辉创作的一组道教人物画有所突破,从对每一个道教人物的面部刻画之精微,到对衣裳挥写之淋漓,无不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把道家人物的仙风道骨描摹得入木三分,让道教精神的清绝高逸溢于画外,这些人物个个气韵生动,神采飞扬。可以说,李学辉近期的人物画,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韵味,逐渐树立起自己的风格。

在李学辉近期的人物画作品中不难发现,他还时常“以诗为魂,以书为骨”,诗书画相映成趣。作为一名中国画画家,李学辉对中国传统艺术精髓的领悟和继承、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都可圈可点。

正如书法大家魏启后先生所言,李学辉绘画的“独特的审美角度,开放的思路,多年形成的文化积淀和扎实的艺术功底,充分显示出潜力所在。”相信并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李学辉的绘画能够更上一层楼,创造出更加完美的杰作。

关键字:李学辉,水墨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