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宽
在杭州南山路,有一家与中国美术学院毗邻而居的民办美术馆——恒庐美术馆。应该说,在南山路上来往观众的层次和挑剔对各类艺术展览提出的要求必然很高,但恒庐美术馆举办的展览每次都会吸引很多人前来参观,而且大多是美术圈内的人。一家民办美术馆举办的展览为什么得到美术界如此看重呢?简而言之,就是他推出的展览已经形成了学术品牌。恒庐美术馆对推出的画展很慎重,他注重从美术史的宏观视野来把握纷繁的艺术潮流,所以被选中邀请办展的画家大多是当代美术界富有学术探索和艺术成家的艺术家。从这个角度来说,恒庐美术馆邀请崔振宽先生到这里办展览,就说明他是自信杭州会给予崔振宽礼遇的。
接受西湖之邀来杭州办展览的崔振宽,他会带来与杭州怎样不同的视觉体验和审美感受呢?
长相就很山水、满脸沟壑的崔振宽老师带到杭州的将是“水墨长安——崔振宽06-10新作展”,展览展出的将是崔振宽先生2006年至今的山水画新作,而以他别开生面的焦墨山水为主。
崔振宽是地道的西北汉子,早年毕业于西安美院国画系,但他与杭州依然有很深的学术联系。在他的艺术背景中,黄宾虹的艺术思想与实践是其重要的学习资源,事实上,改革开放一来,学黄宾虹是一股风气,但在全国学黄的众多画家中,很多人被黄宾虹极富个性的外在形式所俘虏,框在里面走不出来,不少画家也乐得穿着黄宾虹的外衣招摇过市,而崔振宽无疑是舍弃黄画外在形貌,直奔黄宾虹崇尚“内美”的内在灵魂,成为得到其真经的为数不多的画家之一。此次带来的作品尤其是焦墨山水画代表了崔振宽山水艺术的新阶段,是他以艺术形式和题材为切入口,探索视觉表现与文化内涵的深入中自然而然生成的新品种,从中反映了一个当代中国山水画大家探索中国山水画现代转型的的努力。
首先,这些作品以审美境界的大突破赋予地域性题材以新内涵。无疑,这些作品依然是他扎根黄土地建构自己的个性语言的继续,但由于在审美境界上突破了传统中国画的古典情怀,作品没有重复传统山水画的审美经验,而是以现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的视角关注黄土地,这些以粗笔焦墨纵横挥写的黄土高原景致,或荒坡霜林,或秋塬窑洞,或农舍小院,或斜阳归牧,不一而足。但显然是借景抒怀,借景造境,正如画家自己所言:“地域影响对画家个体来说,只是一种‘无意识’,而画家着意追求的则是艺术风格的自觉和个性的张扬。”在他的画中,境虽托景而存,但事实却是境随心生。这使得他的作品超越了作品题材所呈现的鲜明地域性特征,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他用一个艺术家的炽热的灵魂紧贴着厚重的黄土地,苦涩、贫瘠黄土地在他的画笔下迸发出勃然的生命活力,让人在他苍凉悲壮的作品里体验到西部山水的崇高和激昂。
其次,作品将挖掘传统笔墨的可能性与探索中国画现代转型结合在一起。对于中国画而言,笔墨不仅是艺术表现的手段,亦是艺术审美的重要内容,具有表现题材之外的独立的审美价值,古往今来,对笔墨语言的深化与革新是中国画家乐此不疲的学术课题,崔振宽站在黄宾虹这个中国山水画集大成者的肩膀上,既深入传统,又跳出五界返观,着力于干笔重墨的艺术表现的可能性,他喜用焦墨、积墨,看似剑走偏锋,然则,他在笔法选择的是中锋行笔,所以他的线条“枯而寓润,刚而含柔”,或如折釵股,或如屋漏痕,或如金刚杵,极具书法线条的质感和意味。同时,他笔墨随时代,注重笔墨的视觉张力。他把笔墨的视觉冲击力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他的新作,好似笔墨牵引着人的情感游走,山水的形体一定程度上被解构成半抽象甚至抽象的图式,让人感觉满纸是激越的密点繁线,却又让你在结构性线条与超越形体轮廓的点线交织中,窥见他致力于探索中国画现代转型的努力 。
有专家认为,崔振宽的艺术指向带有浓烈的知识精英特点,他的画,“其画面之黑、形象之浑、趣味之苦、笔墨之拙,既与古典文人画情趣拉开了距离,也于世俗大众审美趣味相去甚远”。此次崔振宽要办新作展的这块土地能欣赏得了他的“黑”、他的“苦”、他的“拙”吗?或许,人们总是觉得杭州的中国画是重传统的,是温文尔雅的,事实不然,作为中国画创作的重镇,杭州中国画有很强的学术探索氛围,像童中焘、曾宓、姜宝林、卓鹤君等与崔振宽同辈的山水画家都与崔振宽走在同一条道路上,或许,崔振宽老师到了杭州以后才后悔:“我早就应该来这里办展览了”。你看,浙江中国画明确主张的学术追求“重基础、重笔墨、重修养、重创新”,就好象指着崔振宽的画来说的。
柔柔西湖水,滚滚钱江潮,杭州是轻柔的,亦是奔腾的。桂花初放的江南天,正是钱江潮高歌猛进的季节。相信西北老汉崔振宽的南山行,必将以其黄土地上粗犷、豪放、敞亮的信天游为杭州更增一份激越和铿锵。
注
本文作者王平,为“水墨长安——崔振宽06-10新作展”学术主持,美术报副主编 ,美术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