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飞 等高山复有山高 中国画纸本 80x60cm
丁飞先生不是一位循规蹈矩的画家,不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画家,他的艺术血脉中,奔腾着的是"破坏"的血液,同时也是创造的血液。
先生在艺术上的独创性在于他悄然地实现了以墨为主的传统水墨体例向以色为主的现代水墨体例的转化。现代水墨当然也可以以墨为主,这一点毋庸置疑,许多画家就是这样做的。但先生不满足于此,他对自己原有以墨为主的造型语言作出了修正,把色彩带入了墨的世界,并且渐次形成他独特的墨色方式。
值得强调的是,丁飞先生以色入画的语言创造是一种充满智性的创造。首先,这种创造接续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元气理论,使艺术创造中形而下的具体表现上升到形而上的精神层面。无数古代艺术家也在视觉形态的创造中传达元气概念。传统绘画以“气韵生动”为第一要义,把创造视觉形象的出发点和归宿驻落在万物的“气化流行、生生不息”过程之中,讲究“传神”、标举“气韵”、推寄“气势”,构成了纵情讴歌宇宙生命存在的主旋律。但是,这个主旋律是需要发展的,丁飞先生的艺术就在这方面作了努力。他的画以充沛的元气形成了生命的气象,这已为人所识。
其次,先生画中的“气”是通过对“光”的表现实现的,这是先生艺术具体的切入点。他在水滴与墨点晕化时呈现出的斑点中发现了用水墨技法表达光感的可能性,由此开始了一系列的实验。所以,他的画风之变,缘于自然之象与技巧之法的碰撞汇合。当然,形式的探索是一个如同科学实验一样需要感觉更需要理性的过程,丁飞先生最终把自然中的生命之光捕捉到画面上,变成浸染了性情与情感的光之形象。
在西方艺术史上,从英国的透纳到法国的印象派诸家和后印象派中的凡·高,都为塑造气与光的可视形象作了毕生的探索。现代主义纽约学派中的色域绘画,也可以视为表现气与光的继续。油画和丙烯颜料及技法在色彩表达上有天然的优势,而中国画材料在此领域尚留有空白课题,丁飞先生的探索,就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个空白。再次,先生在艺术语言上显露出的取向还与他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他用体天下之物的情怀去回归自然,在自然中感受自己的人生境况,在自然中自由地呼吸成长这种人生态度,便构成了丁飞先生作品与当代生活现实的亲近关系,正因为关注光,先生能够在作品中画出智性的光斑;正因为关注人,他能够细腻地捕捉生活中生动的形象,使平凡的事物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这正是丁飞艺术的当代价值。
作者系香港艺术馆艺术总监
《艺术市场》10年第5期刊登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