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周长江30多年的艺术创作历程做一个回顾,我们很难将周长江界定为一个抽象艺术家,或者说,周长江追求艺术语言的纯粹性,但却不是一个纯粹的抽象艺术家。他的艺术在内涵上具有人文知识分子的思想高度,在艺术形式上具有一种综合性的特征,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互补”的哲学内涵和抽象性的艺术语言构成了周长江艺术的互为表里的两个核心特征。
“究天人之际”而上下求索,是我与周长江相识20年来,他给我的整体印象。对于周长江来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没有什么能够挡得住周长江行走于艺术探索之路的执著和勇气,他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位优秀的人文知识分子。
周长江是文革中成长起来的(或是被文革埋没的)一代青年画家,像他这样有才华而且有毅力愿付出的一代青年艺术家可以举出陈丹青、罗中立等许多人,这一代人与共和国基本同龄,在社会主义的红旗下长大,并且经历了大跃进、文革、上山下乡、恢复高考等历史。更早一些时候,周长江经历过许多艺术青年都有过的学画经历,在某个可敬的少年宫或群艺馆美术老师的启蒙下,进入艺术的缤纷天地,然后是求学、工作、自学、再考大学等过程。他们所受到的早期美术教育,不过是新中国学院写实美术教育系统在民间的普及版。
但是,1981年8月他应中国美术家协会邀请赴北京参加“全国青年油画创作座谈会”,第一次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专家的讲座,西方人对艺术认真而执著的精神通过幻灯机的放大,极大刺激了周长江的感官并推动了他的思维。他开始反思自己所受到的传统写实美术的教育,不相信这些被批判的“颓废艺术”是西方资本主义“没落”的表现。带着诸多问号反观中国艺术的现状,产生了对艺术的重新理解和发问自省。从那以后周长江开始寻觅资料,研究文献,从全新的角度思考对艺术的追问,探索现代艺术道路,并且将形式主义的语言训练直接介入到主流美术的展览创作过程中,以此强迫自己转变惯性的艺术思维,回到艺术本体。
1983年是周长江艺术创作中的另一个美学转变点,他在自发的形式语言探索中越来越感觉到,外在的形式可以“痛快”一时但欠缺个人原创的力度。此时的中原之行,使他补上了传统文化的一课,并在其内在精神的需求上找到了艺术的支撑点。古代东方艺术宏大而广博,简洁而雄浑,朴素而神秘,尤其是霍去病墓之石雕,深深打动了他,让周长江“顿悟”艺术之精神。
对于今天的青年一代来说,很难理解80年代那种弥漫在整个社会中的启蒙热情。面对开启的国门,外来社会科学、经济、文化、艺术的引入,青年一代如饥似渴地学习与讨论,这样的场面可以从程丛林那幅著名的《夏夜》中感受到。《走向未来丛书》中的《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一书对周长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启发他如何从东方文化传统中吸取新的营养,以及东方与西方思维上的差异和文化上的互补性,直接导致了周长江对自己一系列实验作品的命名:“互补”系列,这一系列就此伴随周长江走到今天,虽然作品的形式与内涵都有很大的不同。从朦胧的感觉到清晰的科学依据,进而进入哲学思考,使周长江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感兴趣。围绕人文精神层面探求艺术的内在精神,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艺术观。
周长江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展示《互补系列》作品是在1986年首届上海“海平线”画展。第二次是1987年在上海展览馆与“第一届全国油画展”同时展出的“五人画展”。我就是在这个展览上第一次看到周长江的油画,留下了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1989年4月周长江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八人画展”,这是个学术性的邀请展,参展画家于振立、张祖英、贾涤非、周长江、何多苓、郝祥、尚扬、洪凌,每人5至8幅作品。这个展览代表了那个时期中国油画从意识形态向艺术质量转变的方向,可惜展出时正值“六四”事发前期,人心不稳,报道全无。令人可喜的是西班牙大师塔皮埃斯画展与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以石版画为主,有部份油画,我经常在美术馆看到尚扬、周长江、于振立等人在展厅转悠,琢磨塔皮埃斯的作品。可以说,他们的潜心研究造就了日后一代中国油画大家的成长。也就是这一年的“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周长江的油画《互补系列NO.120》荣获银奖,同时获奖的还有王广义的《北方极地》,这显示了那个时代中国美术的开放与宽容。
这里有必要讨论一下周长江艺术中的核心理念——“互补”。在今天的青年看来,周长江的“互补”是一种典型的“宏大叙事”,很容易被误解为当时新潮美术流行的哲学图解。那一时期的艺术确实存在着这种观念大于语言的现象,各地纷起的青年艺术群体,以慷慨激昂的宣言,传达虚无飘渺、无限夸大的玄意,恶性透支画面所负载的精神,动辄大谈“宇宙意识”,漫无边际的“神秘东方文化的深厚内涵”,所谓“深不可测的人类永恒精神”等等。
周长江的“互补”理念的提出是源于一个朴素的理想,即他在研究了西方现代艺术之后反观自我的文化背景,对传统审美价值在现代社会转型的期待,从而为东方艺术树立起自己的现代形象,以便与西方文化价值相抗衡。不难看出,这始终是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先锋艺术家、批评家所耿耿于怀的执著的艺术理想,
具体说来,周长江的“互补”有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83年到1986年,重点是艺术形式的探索,力求呈现出形式的意义,以一个自认为重要的传统哲学观念为理由,兼容半具象半抽象的艺术语汇,注重西方现代油画技术层面的吸纳,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画面形式,以此确立“互补”为中心样式的系列作品,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文化转型的思考。
在获得了社会的某种承认和获得了初步的成功后,周长江意识到要警觉样式主义的侵涉,特别要警惕“中庸”思想对绘画形态的制约,通过内省式的自“悟”,他进入艺术本体的研究之中,敏感于情感符号在画面构成配置中的心理把握,尽可能提高个人的综合修养,尤其注重对传统文化审美的理解,将所得融于作品之中,“得于心,应于手”,使精神与艺术格调的提升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