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刘旭光的日常与无常
刘旭光的日常与无常
作者:顾振清    来源:顾振清博客    日期:2011-01-10

刘旭光是一个不受拘束的艺术家。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刘旭光涉猎了表现、抽象等多种形式,也历练了平面、装置和影像等多种媒介。他1999年作品《悬空界》的图像彰显出其抽象语言脱胎于照片具像的视觉线索。出于对自然物象及其逻辑关系的不断演绎、提炼、修正,刘旭光塑造了一种独特的抽象表现主义的语言,早年留学日本的刘旭光,感受了日本现代书法对汉字艺术的传承和演变。从而也提示了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认知。从甲骨卜辞,到方块字符,刘旭光对中国文化原型符号的抽象语义的追究和梳理,让他从上古世界观和天人合一理念中感应人的心灵对自由与秩序的双重依赖。1993年起始,刘旭光在画面上日复一日作“卜”字符书写。这种至今仍在坚持的书写,貌似一种宁静致远的日常功课,其实是他对时间、空间之有限疆界的一种孜孜以求的试探和挑衅。对艺术家而言,固定的思路、僵化的表达模式,对具有无穷潜能的心灵只能是一种桎梏和奴役。在画面的有限自由中,刘旭光不断让心灵向意识边缘打开,从而以开放的姿态激发想象力、张扬自主创新能力。在创作中,他不仅注重一种对自由的表达,而且更追求一种表达的自由。从根子说,对自由的表达赋予了刘旭光以艺术价值和人生意义,而表达的自由则是他在艺术中不懈追求的和境界。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已然成为艺术家对一种精神自由的体验、甚至是对一种自由疆界的摸索。因此,对刘旭光而言,抽象艺术不仅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范式营造,而且是一种日日更新的艺术反思行为。借助坚持不懈的艺术劳作,他收获的是一种日常化的心灵自由和审美自觉。

基于对既有秩序和规则的漠视,刘旭光时常对艺术实验的实施方式和结果抱以一种放任的态度。他的影像艺术往往根据各种不同的特定现场,实现光与影之视觉变化的最大可能性。为此,刘旭光让《山海经》中的祥瑞异兽登堂入室,演示为一种无常的、稍纵即逝的幻象。他的影像力量作用于人的潜意识,并调动人的心理感应,从而也凸显出一种表达自由的疆界。这个疆界就是他人的心灵。刘旭光无意为作品去做意义独断,去影响他人的读解自由;而是代之以开启互动模式,预设各种各样的接受可能。外在的世界以及他人的心灵,可以是日常的,也可以是无常的。刘旭光已波澜不惊。

关键字:刘旭光,日常,无常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