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白之四》 180×150cm 2010 布面油彩
刘国夫在中国当代艺术家中是很特殊的一位。他借鉴了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手法,但他的作品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明确的感情叙事,这种叙事状态是冥想和独白式的。这种冥想和西方经典中的哲学和宗教冥想不同,也不同于印度式的玄学冥想,他的冥想更富于诗意,也许可以说有一种“触摸”自然所产生的想象或感悟。这种感悟会体现出一种神秘感,但不是精神迷狂的“走失”,而是在自然中的沉醉和喃喃自语,这或是来源于对自然神秘力量感悟而引起的精神体验。
刘国夫冥想式的独白,是在经验和超验之间的徘徊。他的艺术与自然和日常现实生活经验的联系没有断裂,这种经验提供了中国美学所具有的理想境界,或者我们中国人追求的“意境”;同时他又有超越现实的激情和冲动,他的这种冲动是很强烈的,这可以从作品的陌生感和日常景象的“异化”表达中看到。
中国人追求理想和道的境界,不是“仰望星空”式的追求,而是在与月的交流中达成。月亮高悬在头顶,射入人的心里和人融为一起,让人的内心感到这种光亮,是一种透亮,而不是被太阳照亮的那种感觉。我们观看刘国夫最近的作品,充分感觉到了那种“透亮”的意境,精神的需求被突现,日常的琐碎被诗意超越,生命的丰富性得到展现。他画的那些“荷花”具有夜的性质,但这个夜景是被一种光亮穿透而发亮的,不是那种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也许是“月亮”的光洒在这些“植物”上,月光渗透了黑夜,进而使这个夜的世界发出了超凡的幽光。月光的这种透亮,是可以感觉到物我之间的交汇互映,可以往复观照。
从这个角度看刘国夫的画,可以说他进入了中国传统文人诗意的现代意境,把这种诗意形式化和视觉化了,并具有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穿透人的内心,同时非常柔和。如果我们能够感到这种被月光渗透的感觉,然后心甘情愿地互相对话,就能感受到作品所具有的新的美学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和意义在当今世界的语境中,在当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具有独立的价值,它指向东方美学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代中国文化向一种普适性价值转换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