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夫 《独白之九》 150×130cm 2011年 布面油彩
刘国夫是一位气质型艺术家。我认为气质型艺术家和其他艺术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更多是将一种生命情绪转换为手感体验或者是对笔触的一种诗性处理,而不是直接去表现一些社会学的图象,也就是说他们更强调一种个人情绪的流露。这样的艺术家有很多,比如何多苓、毛焰等等,都可以概括为气质型艺术家。他们不同于表达社会现象的艺术家,而更像是王林老师20年前提出来的深度绘画的一种深化。
近几年这种艺术类型有一种回归的趋势。从9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当代艺术基本上是以社会图象学为主导。但是近几年气质型艺术家开始逐渐地进入到公众的视野,并且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关注。这种变化我想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跟中国现在在世界舞台的呈现方式有关,也就是说中国在世界上已占有了一席之地,这个位置让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进入到了更深的层次,而不是简单的图象层面,这就必然会驱使这样一种深度绘画的凸现;还有一个原因是内部的,其实无论是我们专业界人士,还是普通的社会观众,早就对社会化图景的艺术产生了审美疲劳。这就给气质型艺术家的浮出水面提供了一个契机。因为这样的艺术关乎到人的深度体验,因而也往往能够跟更深的传统发生关联。
我认真看了刘国夫前前后后几个阶段的作品,感觉到了他艺术创作的前后逻辑。他早期的作品对光的运用非常明显,由此我感到刘国夫一开始并不是在的传统的语境里,而是从西方走了一圈以后,逐渐回来的。尽管他的笔触是中国式的,带有很强的抒情性,但如果没有光在他画面中的萦绕,我想也就没有刘国夫的艺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国夫的艺术并不是简单地回到传统,而是通过对西方艺术的摸索,走了一大圈以后,拿西方的东西来撞击我们的传统,并在这种撞击中找到了一些传统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现在的艺术语言之中。像刘国夫这样的气质型艺术家,在未来的艺术发展中,通过自身的传统能量,还能激发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也许是我们在他们身上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