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 200cm×14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等我翅膀硬了,我现在还小……等我长大翅膀就硬了,就能飞得更远了……”
一位艺术家对自己童年苦苦地追恋、感怀、思索,面对当下经济、文化全球化的物化社会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各种时尚与商业符号,不屑地将这些诱惑予以割离,而回归到自身精神的僻静处,一个能够宣泄孤独情绪的港湾,去找寻当今人类已久违的纯真童心,并希翼这颗童心去自由地飞翔——这就是年青艺术家刘忠华的艺术表现思想,及个人艺术创作的主要资源。
纵观刘忠华近期作品中出现的“折纸飞机”、“红领巾”,这是他惯用的艺术图像,而这些图像恰恰都与他的童年有关,用“见画如见其人”来形容刘忠华的艺术世界是贴切的。童年对他的个人成长攸关重要,他四岁开始涂鸦,幼年便立志长大后能成为一名画家。童年时,刘忠华的手工制作能力就高于身边的同龄孩子们,他折纸飞机折得快,也“保证质量”。这样,一架接一架折纸飞机便飞向天空,然后又坠在地面上。和许多孩子一样,他希望纸飞机能一直在蓝天中飞行,但他这种期待也显出异常:强烈的渴求笼罩着忧虑,美丽的等待携裹着恐惧不安,失望的结果滋生着悲戚,这样的童年心绪至今一直在影响着他,正如他形容自己时所说:“我天生就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一直都很悲观。”
实际上,也正因为这些练就了他对人类社会问题的敏锐观察力,并将与生俱来的悲观主义情结有机地运用到自己的艺术语系中,他聪慧地捕捉到自己艺术的“表现母题”——以真诚、质朴的童心针对物质社会的虚荣,从而完成精神的美好寄托。2008年,刘忠华即已迷恋描绘折纸飞机,其艺术语境有种浪漫主义的悲情,有些传统文人“无病呻吟”的味道。然而,2009年冬季,一位亲人的离开使他感受到了巨大的悲痛。生活的残酷,铸就了他的意志,他真切地感悟到人类生命的意义,他似乎已跳出自我世界悲观主义的狭隘范围。至此,他性格上的悲观,已演变成一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情怀,他要用画来说出自己的心声。
此时,他笔下的折纸飞机已完全剥离简单的艺术表现符号了,减少了娱乐性,并予以更多的思想性、象征性及带有批判后商品化社会的喻指性。他所创作的折纸飞机已是布满褶皱损痕,而质感则变为“金”与“银”的金属化。前者表现人的受伤心灵,如飞机的褶皱,难以复原,令人警觉并铭记;后者似隐喻着金、银制成的飞机在当下已变为物化的东西。我们面对这一时期刘忠华的作品,不难窥视到他的悲观主义态度完成了一次大转身,其实他的折纸飞机在承载着人的悲情之际,也有希望和企盼。毕竟飞机是要向天空飞去,这也是自由和美丽的象征。因此,他的艺术语境在成熟与流畅里呈现出东方诗性美学的色彩,在后写实主义画风里,介入实验艺术的探索,其艺术表现思想也趋向深化。
(作者系旅泰中国当代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