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乙 《十示2003-12》 丙烯、成品布 135×200cm 2003
关于中国画家丁乙(1962年出生于上海)的评论文章往往具有一大显著的特点——不吝重墨阐述其标志性艺术特色:即由“x”和“+”等符号组成的几何图案,以及它们在内容表现和绘画技巧中的运用。不过,这些阐述和探讨却没有相应地提升人们对丁乙作品的理解。换言之,它们没有展现出在绘画艺术的“感悟”语境中,丁乙如何以画家的身份自处。
有鉴于此,从欧洲的视角出发,将丁乙和他的作品置于间或存疑的当代绘画视角中,这不失为一种谨慎而简洁的尝试,虽有一定冒险的成分,但却是值得且有必要的。
作为“85新潮运动”的先驱艺术家,丁乙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崭露头角。对于中国艺术的发展来说,这一时期可谓充满风云激荡又硕果累累。许多中国艺术家彻底挣脱了传统艺术观念的束缚、打破文革期间社会现实的桎梏,热切地张开双臂、拥抱(所谓的)西方现代艺术,因其更接近于艺术家的个人表达。
而此时的丁乙则更多地受到抽象现代艺术视觉语言的吸引。很快,他便刻意与其他同时代的、致力于挖掘西方现代艺术中个人表达可能性的中国艺术家保持距离,转而投入到对“更简洁、更中立、更理性”的视觉语言的探索之中。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觉得有必要让自己跟传统中国文化和早期西方现代主义都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为了回到艺术的原点,真正做到从零开始。”
这是一句大胆的宣言。此后,我们看到丁乙便从根本上回避对所身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可能性进行描绘。80年代对于中国意味着经济高速发展,这不仅为艺术、也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启了无限的可能性,这一切是大多数中国人之前根本无法想象的。
奇怪的是,80年代的欧洲、甚至可以说整个西方世界都几乎没有展现出一丝拥有如此活力的迹象。自1979年经济危机以来,社会虚无主义盛行,其所导致的一项政治后果就是几个大国均由保守政权执政。政治氛围也对彼时的当代视觉艺术领域产生影响,其中对于绘画的影响尤甚。80年代早期,一颗艺术评论的炸弹在这一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媒介根基部位引爆,有人宣称绘画已彻底死亡。
依我之见,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自80年代初期后现代主义崛起以来,绘画再不能只涉及关乎自身(合适)媒介的对话,而必须为自己在更广泛的对话语境中赢得一席之地,须与更广义上的当代艺术相契合。这种“无力感”让当时不少艺评家断言:在当代艺术跨学科的语境中,绘画这一媒介重要性大不如前,应被宣判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