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尚仁作品
白尚仁创作的系列影像作品《月亮门》,展现了一个特定的舞台空间――夜晚“月亮门”里里外外的场景和生活在其中的人。这是一些中国人都熟悉的场景,烟酒杂货店、发廊、成人用品店、建材店、小饭馆,等等;画面中的人物更是一些大家既便不认识也能熟知的,这些底层的小商、小贩、小制造业者,是中国城市社会的基石。但白尚仁的照片并不是新闻报道照片,不是在给我们讲2008年奥运会之前,在北京南四环外十八里店存在着一条被月亮门遮蔽的商铺街的情景与人群。白尚仁是以一个导演的身份来进行此次创作的,他精心地选择了场景,调动了实景里的真实人物,在夜晚的现场中重新布置了灯光,营造了一个月亮门的舞台,以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戏剧化地展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侧面。
观看《月亮门》系列影像,我会感受到多层次的矛盾,无论从审美方面,还是从摄影自身的语言运用,或者是关于观看中国社会的视点。这些矛盾冲突让这组作品有了非凡的张力。
首先是影像视觉审美上,一方面是纪实美学风格,对粗糙现实的着力展现:摄影镜头对准了小商铺、小作坊等等真实的场景,到处杂乱无章,做铝合金门窗的店面和修自行车的小铺的配件、用品一直堆到了屋外;简陋的公共汽车站或者墙皮脱落的房屋门窗,都在描写着有质感的生活。白尚仁的摄影镜头毫不回避底层人生活的粗陋现实空间,他不仅把空间作为背景在画面中呈现,也将它们作为第二主角,可以和画面中的人物一起讲述生活的故事,可以起象征作用。
在审美上相对立的另一方面,则是画面构成和影调结构的精致美的追求。月亮门提供了一个舞台,每一个画面都是一场精彩的戏剧。夜色中的小店,灯光闪烁,色彩斑斓。烟酒饮料杂货店被层次丰富的蓝色所笼罩,店里的货品与门窗上的光影自然地和谐为一体。一对情侣从月亮门穿过,还有盲人,远处随意背景的色彩和线条,体现出一种抽象的美感。作者似乎对蓝色特别敏感,我们不难看出这三十四张作品,蓝色几乎贯穿所有画面。这蓝色一部分是因为人工光源高色温形成的冷色调,另一部分是现场蓝色墙面的色彩。蓝色在这里是绚丽的,是彰显的,是转换现实为影像艺术抒情的媒介。在这组作品中,摄影师在精心地设计光线,由照明产生的阴影也仿佛舞蹈一样,参与构图,形成韵律与节奏。粗糙的现实,呈现出真实而可以触摸的美。
在关于摄影瞬间的态度上,白尚仁既是一个传统的摄影师,善于抓取有现场感的动态瞬间,又是一个当代影像的创作者,他设计“瞬间”、制造“瞬间”。“瞬间”是否可以见证事实?穿着白裙子的小姑娘,撇着眼睛看镜头,少年生命的活力就在这样的瞬间绽放出来。这样的瞬间是无法制造的,是现实本身,是生命本身。同时,这个女孩子双手背后,一条腿弯曲,靠在月亮门边,背景是高高落起的建材,还有一辆自行车上插着红旗。整个画面的结构,人物姿态等都体现了一种设计出来的瞬间状态。另外,作为海报的那张照片,一对男女手牵手跨越月亮门,摄影师设计出如此戏剧典型的动作和瞬间,揭开背后蕴涵的人生跌宕。白尚仁在捕捉摄影的瞬间或者设计和营造瞬间之间自由转换。
“月亮门”是中国古典建筑中的造型,是中国传统审美的载体。今天这个载体承接了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目的。2008年的北京,全国、全党、全民都在为奥运会做准备。那些看似不美观的房子必须找到一个便捷的办法将起遮掩。于是月亮门被当作美的象征,挪用到了当代。在白尚仁照片中的月亮门,单薄,粗糙,重要的不是月亮门本身,而是它所要遮掩的地方与月亮门的原意相差甚远,月亮门成为一个虚假的装饰。而同时,毕竟有了这些月亮门,那些小铺留下来了,那些小商贩可以继续他们的生活。夜下的月亮门,是卑微的人们一处短暂的庇护所。
白尚仁以月亮门为切入点,以现实的场景为舞台,邀请实景中的人物演他们自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令北京人甚至是中国人都熟悉的空间与人物状态。生活本身提供了最生动、最丰富的戏剧情节和人物的形象。作为一个西方的摄影师,他的视点,是一对矛盾体的展现,既是一个中国人熟知的视点,看围绕在四周的底层人的生活,并表达了他们内在的情感;同时他也展现了一个外国人的视点,外在地、 戏剧化地、审美化地看待这样一个现实。白尚仁作为一个曾经在中国工作多年的法国文化官员,不仅看到了这些中国的普通人,并且去贴近他们,感知他们。然而他毕竟离这些人有一定的距离,他跳出来看这个空间和人,所以他能利用现场那么丰富的色彩搭配和阴影结构来讲故事,他能导演被摄者,让他们与自己的环境有一种游离。
摄影的类别,纪实摄影、导演摄影在今天变得更加界限模糊了。白尚仁的摄影试图同时表达现实与想象,现实是想象的舞台,想象是现实的升华。影像的决定性瞬间既从现实中来,也由导演设计而来。粗糙的美与精致的美,在同一画面中体现出来,并相互作用。白尚仁摄影作品的张力就体现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