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虹 《往事遗韵3》 130×160cm
如果以传统“反映论”与“再现论”的标准看问题,艺术家马志明近年推出的一系列作品,用的肯定不是忠于客观表象的具象写实风格,而是超越客观表象的非具象表现风格。因为那些画中的对象虽然能让我们很快明白是一些或存在或逝去的老房子,如窑洞、民居等等,但并不肖似于对方,不仅在形体上显得模糊不清,而且常常是以单色调——或黄或绿或其它出现。实际上,任何人都可以凭着他的视觉经验做出判断:马志明的油画创作与现实对象是大相径庭的。
按理说,马志明受过科班训练,以写实风格来表现对象显然不是问题。此外,他的一些作品还是由写生转化而来。那么马志明何以要如此处理他的油画创作呢?
毫无疑问,倘若纯粹从追求风格的角度来解释是行不通的。我认为,这里面有着更加复杂的背景在起作用。
我本人从小是在老汉口火车站附近长大的。自调入深圳后很少回去。前几年,我因公回汉,专程到旧居附近去转了一趟,结果令我大失所望。由于那些印象中的老房子都被拆掉了,比如武汉卫生防疫站的旧址——前法国巡捕房竟然被一座品味与质量都极差的现代建筑所取代,以致使我转去转来也找不回儿时的记忆。应该说,这决不仅仅是作为物质的老房子被拆掉了,更重要的是,一个城市的一部分文化、精神、记忆、历史与传统也随之消失了。所谓“皮之不存、毛将附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也正是带着以上文化背景,我在看马志明的近作时,感受颇深。它不仅令我想起了老汉口火车站附近那些已经消失的老房子,还令我想起了在全国城乡房地产大建设高潮中已经逝去的许许多多老房子。这也使我深深体会到了马志明那怅然若失的心境。按我理解,画家马志明近年来之所以要把老房子作为艺术表现的母题,不过是在借此来抒发一种斩不断、理还乱、说不清、道不明的追忆。当然,这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追忆,而是指艺术家对我们文化传统和生命之根的深深眷恋。
恰如大家所见,在马志明的画中,那些有意处理成记忆和梦境状态的老房子,如窑洞、民居等并不是按传统现实主义的模式所呈现。既谈不上微妙微肖,也谈不上细腻精致。从表现技巧上讲,更多是用油画色彩与塑型膏结合加以呈现的,所以画面常有浅浮雕式的效果。而且,那常常以横笔狂扫与单色调表现的老房子,也特别接近人们梦境与记忆中的印象。只要联系房地产业在全国各地大势拆房或盖房的事实看问题,我们就会发现:经济第一与实用至上价值感正在破坏传统的诗意家园。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多数人已被驱逐。最好的空间仅仅为少数权贵所占有,人们再也不可能返回那充满人文意味的传统家园,于是,只有梦境与记忆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但这又是怎样一出悲剧啊!
现实的问题是,悲剧还在继续上演。全国各地的老房子仍然在被大量拆毁,许多文化人与大众的呼声却被置若罔闻。数年前,媒体曾经报道了一位法国女士为保护北京的老胡同,四处碰壁的故事,听后让人很是伤感。这足以证明:商业运作的逻辑正支配着整个社会。记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在参观西安时曾经说过,你们花上一、两百年时间,就可以赶上发达国家,但你们拆掉了一个西安,就是再用一、两千年的时间也无法重建了。所以,我们应该懂得珍惜那些积淀着深厚文化传统的老房子,使我们在城镇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解决好与老房子如何对话的问题。在这方面,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罗马等城市已经有着很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说起来,我们的民族是十分尊重传统的,但从“项羽火烧阿房宫”起,历代都有对前代建筑文化推倒重来的做法。相对历史而言,新一轮的房地产建设对过去文化的破坏最为厉害。为了赚钱和利益,它没有什么不敢拆的。对此,我们必须给予必要的批判与监督,否则我们将付出惨重的、无法弥补的代价。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返”,追忆是生命难以遏制的返归本原的冲动,是灵魂的内在要求。这就是我十分喜爱马志明田园画的原因。我甚至觉得,在现代商业文化的大势冲击下,在喧嚣忙碌的无情吞噬下,画家的作品就像一付付镇静剂,可以帮助我们静观体悟,直探本心,取得某种精神上的平衡。
2011-11-2于深圳美术馆
鲁虹:著名批评家 策展人 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