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魅力悠悠:周矩敏风情画新作感言
魅力悠悠:周矩敏风情画新作感言
作者:丁涛    来源:    日期:2012-02-01

很高兴,为矩敏学弟结集出版的新作,写点读画的感想。

在当今花放草发、争艳斗奇、目不暇接的艺术园地内,周矩敏的中国画具有鲜明而突出的风韵。鲜明在笔下的人物形象和景衬布势,独出心裁;与当下其他一批人物画家相对照,不雷同不相近,艺术样态昭昭。突出在画家选择的表达对象和生活情节,自立门户;作者收缩了丹青的广角镜头,而聚焦于江南民国文人风情,笔凝闲情逸致,墨结妙趣谐趣。在春光秋风、鸟语花香的语境中,谱写了一曲与噪乱相悖的和谐颂歌。

不入一派,不随大流,用心作画,用情写境,“我自为我自有我在”,构成了周矩敏绘画艺术中显性的自我约定和价值取向。置身经济繁荣、日新月异而又大潮迭起、人欲横流的当口,周矩敏在肩负地方文化行政领导工作的同时,却能立定足根,介入“艺术朝圣者”的行列,坚定步伐向前进,是很值得肯定的。在艺术的创意中,作为对“浮华人生”的反拨,“散淡人生”图象所展示的方方面面,正是作者心灵深处有感于传统文人安详、宁静生活的笔墨化。展读这些作品,仿佛接受了一次文明碎片的馈赠,又仿佛在晨钟暮鼓中,暂时忘却了俗务带来的烦恼,迎面吹来了一丝轻柔凉爽的风。

从作品中不难看到,周矩敏是一位富于才情而又拥有较为宽厚艺术功底的画家。其毅力、意志、知识、学养、笔墨技巧、审美旨趣一旦铸溶于一体,并转化为艺术创造,是必然富于底蕴和审美力度的。作者迁想于历史截面上文人骚客们的生活情状,而妙得于以笔墨直叩人物心扉、呼之欲出的形象塑造。细细品味,画作中的历史感、谐谑感、幽默感、超脱感、朴拙感、真挚感纷至沓来,令人味之有味,味难尽言。

请看画作《莫羡人前风光棋》。夏日,在古色古香的厅堂内,在圆形红木棋桌上,在煤油吊灯的光照下,主人独自手执棋子,闭目凝思,欲下又止。棋盘上显见是“战斗”后的残局,对面圆凳上的折扇,暗示客座上的对弈者已经离去。而“棋君”对棋艺的那种执著钻研精神,那种“夜半灯后敲残子”的拗劲,被作者以夸张的笔墨造型传达无遗。不只如此,作者似乎还用形象揭示了“敲残子”与“风光棋”的因果关系,给人以启迪。作品对人物的刻划和环境的渲染,可谓恰倒好处。对花瓶、插花、鸟笼、芭蕉扇、护栏、竹帘等物具的描写,因具有民俗、民间风味,而使人备感亲切。

再看《花间吟新诗》、《字瘦偏题石》、《风薰花气香》、《案头素纸长》、《问君坚定心如禅》、《相聚皆名士》、《蕉荫生风凉》等作品,画中人物都是当年布衣文人们“心淡形散”的真实生活写照。图象中无论是读诗、书写、雅集、啜茗抑或是赏鸟、遛鸟、对弈、赏花,似都含有类如陶渊明归园田居、返朴归真的意蕴。他们在这种远离轩冕、无卑无俗无亢的“人本”乐园中,获得了一种相比于“仕进”,“退隐”未必就失落的精神平衡。体现这种精神的种种生命状态,被作者以妙笔有板有眼惟妙惟肖地点击出来。画面上文人们那种温文而雅、文质彬彬的举手抬足,那种悠悠然、淡淡然的生命景观,都被作者的钩勒渲染演绎得那么丝丝入扣,可以说作者努力打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揭示了“历史发展中的历史风情”。《蕙风词话》中有一说法:“以性灵语咏物,以沈著之笔达出,斯为无上上乘”,周矩敏的画作在品味上不正与之相合么!

颇为有趣的是,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当今的部分文人特别是退休后的先生们,其生态心态,与矩敏笔下所涉如出一辙。兹摘引《中华诗词鉴赏辞典》今人朱根勋词作《行香子·闲居二首》中的一首以作佐证:“闹市而居,栖隐吾庐,算一方天井宽舒。如金惜土,不让荒芜。种兰花幽,菊花雅,梅花疏。小小规模,自惜奇殊,借五更操练身躯。观星望月,赏景之余,再吟些诗,写些字,读些书”。

由此笔者推断,周矩敏的这些作品正是以今察故、追踪历史生活驿站的笔墨之旅。作者出生在最具江南水乡意味的苏州市。园林景观、沧浪水色,枫桥诗情、虎丘画意,这些特有的文化佳酿抚育过他;作者年青时的读书阶段,又曾考取南京艺术学院,接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和熏陶。学成返吴后,先供职于苏州工艺美术学校,而今在苏州文化广播电视局、苏州国画院任职。工作之余,他把身心奉献给创作,在丰富的故乡历史光屏中,寻求自己的艺术着力点,攫取一个一个民风乡情,别开蹊径地加以表达,以承传文人息脉,为历史画卷补一段空白。这一定位既很有见地也颇为合情合理。

从艺术本体角度,追寻周矩敏画作的艺术特色,大抵可以作这样的归纳:其绵韧中求苍劲的线型,单纯中求变化的色面,质朴中求幽趣的形制,已不着斧凿痕地将绘画性、装饰性、传统性、现代性交织在一起,而成为富于艺术生命力的中国画新肌体。试作一解析:

在“应物象形”中画作虽加强了艺术处理的力度,但却未背离视感可信度;笔触留意于关键部位的准确刻划,画龙点睛、毫不含糊,内存绘画性。

在对人物、景象的观照中,更多致力二度空间的抒展,注重画面整体节奏、韵律的调控,笔蕴装饰性。

在对树石、花丛等景观的表现中,具有汉画、民间年画等艺术的影迹;而人物的造型,则有机地吸取了宋代风俗画和减笔画、明代陈老莲、清代金冬心和王素、近现代丰子恺等多方面的营养,是谓结缘传统性。

对于整个画面的构架和艺术的剪裁处理,作者十分重视形式感的筹度,力求丰富而又无“废话赘语”,使张扬的笔墨成为紧贴内容的有意味的形式,联姻于现代性。

写到这里得补充诉之读者的是,矩敏的画作不只是扎根吴门的“散淡人生”系列;笔者还看到过与之异曲同工却狂放不羁的“西藏风情”系列,那些作品,纳入尺幅的是画家阔笔疾书催人亢奋的另类生命状态,笔底波澜一下化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撼人心腑。由此也可见,作为画家,周矩敏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创作不守恒蹊,“笔墨当随时代”,丹青当随物变,惠予作品的是真诚、真情、真美。唯其如此,其继续笔墨耕耘的前景,当未可限量也。

关键字:周矩敏,风情画,绘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