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去李先生家,又隔了至少半年,因为我不可能常回城。 那天还没进他的房间,就被那张《强夺泸定桥》的巨大画作堵在了门外。我愣住了,李先生也在门外,打量着这张画。这个情景让我记忆深刻。
我在农村画了很多画等着给他看,他看我画了一大堆素描头像,就不再继续鼓励了,却拿出一摞速写给我看,说是部队的画家画的,我想应该是董辰生或陈玉先的。我记得他说是他借来临摹的。他一边翻看一边赞赏,说:“你应该多画生活速写,捕捉生动的东西,画农民的生活,不能光画头像。”现在我才了解这番话的内容;生动场面、多人物,是他艺术的长处。他曾画过大量的平民生活写生,创作了《平民食堂》。建国初期提倡人物画、反映生活,李先生尽情发挥着自己的才能,是第一批用多人物的情节性绘画反映现实生活的。他的艺术风格与他的性格有关。性格决定命运,也决定艺术倾向。葛维墨先生的说法是:“他活跃、积极主动,爱热闹。”从而,他在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里受到重视;也正是这种性格,不可避免地在后来的艺术与政治的旋涡中遭遇了命运的不公。
那天他讲得很多,兴致勃勃,但我全然不知他生活中的不幸。我离开时,他送我到门前的平台上,强调着在屋里时说的话,我感觉到了他对我的期待。
李先生是5月24日辞世的,6月初开了追悼会。在李先生女儿李之清的回忆文章中,描述了她5月9日回新疆前与父亲告别时的心情:“走到燕东园的门口,我忍不住痛哭起来。门房的大妈安慰我:你别太难过,你爸爸会好起来的。”
我印象中东大地的边界也就是燕东园的大门。我特别能理解李之清为什么会在这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这个大门只是两个厚重的石柱子,并没有实际的门,可实实在在是一个界线。你跨向界线的那一边是自己走出去的。门房是在高起来的矮墙上,像是审视与被审视的关系。一条向下的坡路,从院内直通入外面杂乱的居民区。这个没有门的自由出入的关口,在经过时总给人一种莫名的伤感。
我最后一次去李先生家,敲不开门扫兴而归。当时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这个大门时,一路上也是深深的失落感,也许是由于我对这次约会的重视和期待,以及精心的准备导致的。就像那种精心准备了礼物,却在关键时刻还是没有拿出来,那种事过之后的失落。现在说起来显得有点太严重了,但那时就是这样的。我在读到李之清描述燕东园大门时,真有一种记忆“重叠”之感。这种感觉在心理医学中叫“déjà-vu”,翻译成“既视感”,表示人生理中的一种现象,即眼前发生的情景,甚至细节与曾经经历的某一时刻完完全全是一样的。我与李之清失落的理由不同,但对情景的还原是共用一张底片的。
关于李先生的辞世,在写这篇文字时,才知道他是有一份遗嘱的。侯一民先生的回忆与我当时从北大赵宝煦先生那里了解的情况是大致相同的:大意是“四人帮”倒台了,他看到大家热火朝天地又开始工作,但自己不能工作了,对他来说是不能忍受的,与其这样痛苦,不如结束生命。
葛维墨先生的回忆,李先生的死主要是与《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点了江丰的名有关。由国画的讨论,最后弄成了“江丰反党集团”李先生替江丰说话就成了右派。
我还记得《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时,在延庆那个小县城的庆祝场面。值得庆祝是由于“一句顶一万句”的威力。即使是注释里的几个字,在那个疯狂的时代都是可以置人于死地的。
我那时构思过一张创作草图。叫《心里明》:炕上,一盏小油灯,一个知青手捧《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昂首冥想。我在构思时还没读过第五卷,但“符号式”的惯性,已经成为我们思维总体上的指路明灯。事实上,我和大部分人是什么都不明白的,只有少数“心里明”的人,而正是由于这“明”,生活的轨迹却是不幸的。
历史是实实在在发生着,但对曾身在其中的个体却是谜团。时间越远,个体与社会整体变动的端倪显露,人们才慢慢看清自己当时在哪,而生理部分的记忆却变得越加模糊,以至实在是找不到任何辨识的依据。有时只能是在一个被指认的相对的关系依托之中比照、辨别。人们在填充着历史的同时又被后来的各种目的与利益左右。任何形式的回顾与纪念,在为历史补充了新的内容的同时,为将来的透明度添加了清洁剂的同时,又难免将历史带入新一层的谜团之中。
敲不开门与那幅开门即堵在眼前的大画,长时间来一直给我不断的想象。创作这幅画是1951年,正是李先生最有精力和最辉煌的时期,但生命的河流却把生命之舟不可控地推往另一方向。人的生命轨迹过了就过了,是没有“再重新来”的机会的。对钟爱的事业,即使失去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还是要把已经有的弄得更完美,好让自己觉得遗憾少些——这块颜色提亮一点,那个手势抬高一些,只要自己身体还能动作,就能控制的;哪怕付出别人无法想象的力气,哪怕只是比过去好了一点点,也是要去做的。这是我从李宗津先生这张大画的事情上看到的。
我没有考证这张大画改好后,离开这栋小楼被挂回到高大辉煌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大厅墙上,是在李先生辞世之前还是之后……小屋里,那张大画的下面就是他的单人床,我想那张床应该是和我家里一样的,带着“北大公物”标签的。
这里,我想借助下面这段文字,回顾画面:
在紫红色画面上,突出了泸定桥上滚滚浓烟的险恶环境,红军战士们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在已被敌人抽掉桥板的铁索桥上攀着铁链勇夺胜利。(摘自于《宁夏集邮论坛》,这幅画在1953年就被制作成邮票。)
李先生躺在这战火纷飞的、激烈的战斗场面的下面,一次次地醒来试图对“画面”有所改变。在完成一天应该做的工作之后,又躺下。直到有一天他感到,我的理想的画面可以永远被定格在这个完美的关系之中了,不需要再醒来去改动什么了。画面的遗憾已减到最小,可以放手了……
2011年7月
徐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