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佛罗伦萨双年展”国际项目协调人桑德拉女士于近日到访北京,在京期间桑德拉女士观看了“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与“草场地艺术区”和“798”艺术区众多画廊的展览,与艺术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下面是桑德拉在结束北京访问后和青岛莫顿画廊主持张鸿宾先生谈论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感受以及09年“佛罗伦萨双年展”的情况。
张鸿宾:这是您第几次来中国?您对中国的印象以及您怎样评价中国当代艺术现况?
桑德拉: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北京的现代化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这几天我相继观看了“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的展览又去了“草场地”、“798”等艺术区,同时还与“北京艺术博览会”、“亚洲艺术基金会”的官员进行了接触。汇集各方面的信息,我感到中国当代艺术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特别是看到众多的画廊举办的展览,看到了许多优秀的中国艺术家和他们令人惊奇的作品,这使我感到非常的兴奋。
张鸿宾:您在北京的这些日子里,给您留下影响最深刻的有哪些事情?
桑德拉:记得有一天我去著名的艺术家庞邦本家做客,庞先生送给我一套“中央美术学院、王嘉廉奖油画奖学金获奖作品集”(庞先生是“王嘉廉油画奖学金”评委),据庞先生讲这些获奖的学生都是“中央美院”的应届毕业生,令我感到吃惊的是这些非常年轻的学生有着非同寻常的才华,如果将他们的作品与意大利的同等学历的学生相比较的话,“中央美院”的这些年轻的艺术家有着相当程度的优势。
这对于一个初次来到中国的人,这种因比较而产生的距离所引发的震撼是非常强烈的!这几天我常常想到的一个问题是:中国有那么多非常优秀的艺术家,然而为外部世界(国际)所了解的却很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结果?
张鸿宾:做一个局外人您是怎样看中国的这一现象?
桑德拉:我们都处在一个“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全球化”的变化,使世界各国的距离缩小了,所以,你可以看出美国今天的金融危机,绝不仅仅是美国一个国家的事情。同样的道理,世界各国的文化与艺术也紧密相连,所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当代艺术都不是自娱自乐的游戏,它应该成为世界当代艺术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看,我认为中国的艺术家要走出去,参与到世界各地的艺术交往与交流活动中。
张鸿宾:你觉得中国和意大利的艺术界现状最大的不同点在哪里?
桑德拉: 意大利和中国有着非常不同的近代史,当意大利艺术已经要(至少是在上个世纪)挑战整个西方文化,整个先锋派,还有语言,现象等的时候,中国艺术界已经有了国内的内部发展和演变,而形成了独特的带有东方韵味的东方艺术。
中国艺术已经很有力量的将语言和精神融合一体了,同时也融合了传统的和当代的艺术语言。
张鸿宾:如今的经济危机或多或少的波及到了艺术市场,是否会给佛罗伦萨双年展的成功举办带来困难?
桑德拉:我们认为,这场危机只是暂时的,只所以有危机是因为有改变的需要,而改变就总会带来冲突但我们将跨越这个冲突。艺术在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总是走自由之路(不受拘束)。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有充分的准备,在危机来临时,也会创造奇迹。我们在美国“9.11”之后曾举办过“双年展”,而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踊跃的报名和参加正好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