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记忆中的“人之初”之旅
记忆中的“人之初”之旅
作者:刘媛媛    来源:《库艺术》    日期:2010-09-19

受访人:吕嵘
采访人:刘媛媛
时  间:2010年8月

刘媛媛(以下简称“媛”): 吕老师,您从15岁开始就在专业的艺术学校学习绘画,在经历了长期的创作和探寻之后,您的作品基本上摒弃了一切形象,凭借线条和色彩去诠释绘画,那么请您谈一下是怎样探索出这样的艺术表达方式呢 ?

吕嵘(以下简称“吕”):绘画艺术包含着抽象绘画艺术、意象绘画艺术和写实艺术。我在大学里学习了绘画基础,尝试过各种绘画形式,可磨练了很久,还是无法找到能表达内心世界的绘画语言。后来我同王远教授进行过许多探讨,并在上海油画雕塑院青年创作班学习时,受到了李磊老师和周长江老师的不断的鼓励。这些经历让我感悟到抽象绘画更能突出我的个性特点,发挥我的艺术特长,以此来表现我的内心的“无我”、“无禅”的思想,自由、轻松、快乐的表现。

当时我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在小方块中用横和竖的笔触表现自己的感受,运用自由放松的笔触在三角形和正方形中驰骋,感觉那如同每天的生活,画画也理应如此。每天的愉悦、痛苦、享受,都在我的横竖线条的变化中发展着。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假如把横线和竖线揉合在一起那将会有怎样的呈现?——一块面,正好同线是一种对比和延续,就好比是天、大地和宇宙,是我心灵的归属——这是我喜欢的。在做《无。上》系列时我发现,假如不用笔画,我该如何去表现“无”?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报纸的灰烬和学生作品的灰烬正好能够表现我这个思想。

媛:您说在《无·上》系列作品中,追求的是对生命色彩的快乐感受,对乐观的生活态度的一种表现。纵观此系列作品,线条更像是一种情绪的“心电图”,横线和竖线之间的冲突关系同任何事物中的矛盾都有关,它是整个宇宙的发展关系。在时间性上来说,当今是快乐的,但似乎仍旧无法摆脱往昔的一种痛苦的阴影,像是一种“缝补”之后的快乐。这是否与您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有关?您看待现实世界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吕:是的,我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就是这样的。我喜欢用互补的线和面,互补的色彩来怀旧、同时思考自我。对现实世界的态度就是在你快乐的时候别忘了痛苦的时候是怎样的。那样你才会不断的去追求和警醒自己,去提高自己对万物世界的认识。

媛:欣赏您的作品时,能体会到您在试图分解现实,然后再构建一个新的现实,有一种“轮回”之意。对您的作品解读之前,您的画显示出很强的抽象性,但是解读之后又觉得很意象,您是怎样看待作品中“意象和抽象”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更倾向于哪方面呢?或者说您的作品就是一种“抽象中的意象”?

吕:是的。因为我喜欢中国绘画中的文人画,特别是宋、元、明的文人山水画。那些个性突出,狂傲不羁并不为世俗低头的山水画家,都是我的榜样,所以我的抽象作品带有中国的符号,以此突出中国绘画的意境在抽象艺术的表现。

关键字:吕嵘,绘画,抽象艺术,抽象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