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璐的作品,远看仿佛是青山绿水、诗情画意的水墨山水画,仔细一看,画中的高山外层都是绿色的防尘布,里面掩盖着的是巨大的垃圾堆,穿梭在青山绿水间的是头戴安全帽的当代民工
2010年9月5日,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原证大现代艺术馆)迎来了更名之后的第一场大型展览:《更新中国——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艺术和建筑展》。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将40个建筑实例文献与19位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中、德艺术家的作品一同展出,围绕着“更新中国”的主题,呈现出不同的解读视角。
走进展厅行几步便能看到挂在右墙上的6幅古代山水画,青山绿水、诗情画意,做成扇面的形状,盖上多枚印章,只是没有题字。然而仔细一看却是照片合成,画中的高山外层都是绿色的防尘布,里面掩盖着的是巨大的生活、建筑垃圾堆;穿梭在青山绿水间的小舟上,坐着的是头戴安全帽的当代民工,让人顿觉时空错乱。这是姚璐的成名作《中国景观》,凭着这组作品,他一举获得久负盛名的BMW巴黎摄影奖,以及PrixPictet 2009年度世界环保摄影大奖。
作为一位正在崛起的中国艺术家,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姚璐如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事实上,姚璐对于中国当代摄影界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的作品在中国很多大型摄影展中展出过,比如2007年连州国际摄影展、2004年平遥国际摄影展等。20世纪初,画意摄影在摄影界占据重要地位,在中国也是如此。除了郎静山先生以外,北京光社的陈万里、刘半农诸位先生也以画意摄影为风格。如今 ,以姚璐为代表的中国新画意摄影再次复苏。
著名摄影评论家顾铮在谈到姚璐的这组片子时,使用的题目是“遮盖与重构:新山水”,副标题则是“遮掩就是现实的本质”。姚璐的片子反映了发展中的中国的现实状况,他把这一切藏在诗情画意的山水之下,用顾铮的话说,是“激活了现实“。 他与传统对话,醉翁之意却是在当下。他希望能够让我们通过他的作品,看到他对于现实的一种看法。
姚璐告诉本报记者,刚开始创作《中国景观》时,他所生活的城市北京正为迎接奥运会的到来,拼命地建设更新,四处可见的防尘布成了这座城市的标签,也成为中国每一座快速建设的城市的新符号。“当时在自己家附近有很多工地,工地上覆盖了很多绿色的防尘布,我一眼就觉得这个像中国的山水,就想做这样一种作品。我想不只我一个人,所有画画的都能很直观地看出来。但那时候我电脑技术不行,没能马上做,只是不断地去拍这些工地和建筑垃圾。”技术上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姚璐便开始了断断续续、但又一直延续下来的《中国景观》系列作品的创作,直到现在还不断有新的作品更新。
远观似青绿山水,近看却触目惊心的画面,让人看了多少有点不舒服的感觉,而这正是姚璐想要达到的新画意摄影的“穿越”效果。画面中绿色所遮掩的以及它无法掩盖的,形成一种紧张的关系,是一种掩盖与暴露相持不下的张力状态,而这种状态,正好是中国目前的现实。同时,作品中美与丑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所带来的不和谐,也正影射着当下中国迅速发展背后的某种无奈。在当下的中国,无论去哪一个城市都可以见到脚手架林立的建设场景。一方面是不断拔地而起的“青山”,一方面是大量的建设垃圾;一方面是外表光鲜的现代化,一方面是发展背后被我们遗弃为垃圾的传统文化。
《中国景观》的风格延续了姚璐的绘画性特质,在他以往的摄影作品《焚》、《眠》中都可以明显地看出这种特质。这与姚璐的学画经历有关。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副教授的他,最早是学版画出身,1987-1991年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读大学的时候,姚璐所借的画册往往不是版画书,而是摄影书;后来转为学摄影时,借的书又都是油画书。摄影和绘画两者之间不断交替,使得姚璐不单单是位摄影师或者画家,他喜欢游移于两者之间,并且找到平衡。
“我在用光影做画,在影像与画意中寻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