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艺术人物 > 杜朝晖:甘做武汉艺术推手
杜朝晖:甘做武汉艺术推手
作者:    来源:汉网    日期:2010-08-13

甘做推广武汉艺术的桥

“外地人瞧不起武汉,总觉得武汉没有文化底蕴。其实武汉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作品相当不错,只可惜武汉人不会欣赏,也不懂得推广。所以得有懂艺术、有资源的人来做这个事情,将武汉的文化推荐、展示给别人看。”杜朝晖对艺术的喜欢是单纯的且发自内心的,因此,他甘愿默默地做推广武汉艺术的桥梁。

杜朝晖的很多朋友或同学就是画家,“他们的画作很不错,可惜没人知道,因为没有很好的平台推广”。有些画家生活很苦,身上所有的钱都投入到画作上了。“有个美院的小孩画得非常好,很有想法,视野都跟人不一样。这孩子平时的生活都成问题,画画却舍得买最好的颜料,这就是一种精神。”

因此,杜朝晖动用自己的资源帮这些画家策展,7年来,每年仅在美莲社的主题画展就有三四个,如《印迹2006》、《印·象》、《水彩·水彩》……每年策展最好的九十月则会留给版画。不仅如此,他还会自己出钱帮他们印画册、做宣传。“印画册不是小费用,少的也要一两万元。”

杜朝晖大多数时间都会待在画廊里,一天三五人,最多的十来人,有人来了,他会热心地沏茶,开心地陪着参观、讲解。其实,来观看的人不多,愿意花钱买的更少,但杜朝晖就是喜欢领着前来看展的人一起享受。

推艺术赢得业界口碑

逐渐地,愿意投资艺术品的人多起来,杜朝晖的客户也就多起来,因为知道他那里有不少好东西。

“有买家会问及画作能不能升值,我会告诉他,如果是艺术家的原创肯定会,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我是希望买家首先是真心喜欢画作,而不是纯粹为了投资,那样就没意思了。”杜朝晖说。

凭着对艺术的单纯热爱跟倾心推广,杜朝晖和他的画廊在业界慢慢树立起好口碑和江湖地位。有商家主动找到他,要求合作。

2006年初,万科的香港路8号想展现出其楼盘的艺术韵味,准备举办一场艺术画展。他们找到杜朝晖,只要求他弄些作品去参展即可,其他都由他们来负责,还会相应的给些费用。

“我本来是很排斥商业活动的,但听了介绍感觉这个活动并不复杂,只需要展示些作品,既是个推广的机会,还能有些收入,试一下。”他答应了,当万科问及需要多少酬劳时,他想了想答:“一万块吧。”万科当即拍板。事后有负责人说,当时如果开三万块他们也会一口答应。

然而,杜朝晖并没有将这笔收入放进自己荷包,这一万块他拿去印了主题画册,送给了万科。“别人出钱、出力、出场所帮我搞画展,总得回馈点什么吧。”

只想专心做喜欢的事

就在杜朝晖悉心运作着他的画廊时,周边有人因为看不到本地市场的希望,撤资北上。有人尝到了投资艺术品的甜头,赚了钱,回来劝他放弃武汉这个小打小闹的市场。有人想给他提供场地和资金,扩大经营规模。还有人觉得他目前干的完全是艺术品经纪的模式,大有赚头,想给他注资,做成艺术品投资公司。这些都被他一一婉拒,理由很简单:“我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东西,纯粹一点,过于商业化艺术就会变味。”

在外人看来,杜朝晖的画廊有发展的“钱景”,却就这样不温不火地维持着很可惜。而在他看来,这样的状态很好:“我能看得见努力的方向,并朝着那个方向迈进。每年开三四个画展,帮那些有才干的孩子做规划、找渠道、搞推广,这样很好,我很踏实。”

如今,杜朝晖身边聚集着武汉几十名青年艺术家,平时不做画展时,画廊里便展出他们的各种画作及艺术品,免费供市民参观。

“我最开心的事,就是有孩子拿着画来找我,我们趴在地上一点一点地展开,享受那种惊喜感。”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放着光。

武汉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作品相当不错,只可惜武汉人不会欣赏,也不懂得推广。所以得有懂艺术、有资源的人来做这个事情,将武汉的文化推荐、展示给别人看。

——杜朝晖

美莲社,在江城早已小有名气,稍微有点艺术喜好的人都知道这里。曾经,这是一家专售民间艺术品的商铺;如今,在更多人心里,这是一家推广本地原创艺术的画廊。而与美莲社分不开的一个名字就是杜朝晖,有人称他老板,更多人称他为老师、策展人、艺术推手。

上一页  1 2 
关键字:杜朝晖,推手,武汉,艺术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