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有价值的藏品
从源头来梳理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在理清其发展逻辑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观察坐标,原本难于理解的艺术现象、艺术作品,放在一个社会背景下就变得可以解释了。
当谈到现在层出不穷的劣质作品时,李磊却说,当代艺术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有优秀的作品,也有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是很正常的。
是不是因为鱼龙混杂,所以就很难判别什么是有价值的艺术品了呢?李磊认为,其实要辨别有无价值,只要把握一个字——变——就能找到辨别途径。
好的作品必然是能够载入史册的,而艺术史要记录的是变化,只有“变”才是有价值的。李磊将“变”诠释为四个方面,其一,作品应该能够记录社会变革;其二,作品应该记录文化形态,在表现手法上有变革;其三,作品应该表露艺术家的真性情以及对社会的态度;其四,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应与思想变化吻合。
李磊特别强调了“变”的四个方面中的后两点,他认为,如果只是简单的符合前两点,而没有后两点,可能还算不上是艺术品,只能算是文物。
谈到介入当代艺术的藏家时,不能回避的一个现象就是西方藏家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远远早于国内藏家。李磊表示,由于当代艺术的发端时间不同,西方藏家经验丰富,他们更善于寻找与美术史相关的人和作品,因此在市场上可能往往早走一步。
不过作为双年展的策展人,李磊认为,现在中国的艺术家开始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宏大,他们更加关注内心,更加关注人性,更多地关注世界性问题,这使得中国的当代艺术已经能够与西方当代艺术同步平等平和地对话,也使得不断介入的收藏家逐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很多艺术家和作品参加过上海双年展都更加被市场认可,虽然市场推广并不是双年展的初衷,但学术上被认可的作品自然能推动市场的认可。”李磊说,艺术展览的功能是交流展示,而双年展则更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既体现上海美术馆的学术态度,又反映世界当代艺术潮流。
并不是最好的投资工具
在分析当代艺术以及策展的过程中,李磊感慨道:“现在当代艺术圈里的跟屁虫太多。”据他介绍,由于当代艺术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不少人都试图能在这场盛宴中分一杯羹,模仿的作品屡屡出现。
“现在当代艺术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太混乱,不过这种混乱也是发展过程中必然的环节。”在李磊看来,接下来当代艺术市场就是大浪淘沙的过程,至于这个过程需要多长的时间,他说没有人能预测。
而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介入艺术收藏品的浪潮却一波高过一波。李磊分析,收藏无非有两个目的——文化目的和经济目的,收藏者自然也分为文化的崇拜者和投资或投机者。
不过对于投资类的收藏者来说,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李磊表示现在在收藏圈中存在一些片面追求升值的现象,藏家并不是热爱当代艺术,也不研究,只是跟风,这很容易“吃亏”。“真正的藏家是文化判断者,是文化证据的收集者,他不仅需要资金,还需要认识辨别能力。”李磊强调,收藏应该是一种乐趣,因为单纯的从投资角度来看,艺术品并不是最好的投资工具。他认为,艺术品流动性差,不如纯粹的经营工具,刚性需求也没那么大,单位价值高,风险大。
李磊在谈到当代艺术投资时一再地强调,藏家要怀着热爱、消费的态度去收藏,因为好的作品永远是保值增值的。他说他最想对收藏者说的一句话就是:“对于收藏来说,我认为艺术品就是花钱玩玩的东西。”